[实用新型]驻车制动手柄总成以及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17111.4 | 申请日: | 201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5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军;刘磊;倪聪;穆学吉;张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本体 手柄本体 弧形槽 拉索 驻车制动手柄总成 棘齿板 棘爪 电动车 加工 本实用新型 槽宽方向 齿槽啮合 弧形槽沿 转动连接 转动轴线 槽侧壁 夹持板 夹持口 夹持 卡接 限位 干涉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制动手柄总成以及电动车,驻车制动手柄总成包括手柄本体、棘爪、棘齿板和导轨本体,手柄本体包括操作部以及安装部,操作部与安装部连接,安装部设置有夹持口,棘爪安装在手柄本体上,棘齿板卡接在夹持口中,手柄本体与夹持板转动连接,棘爪能够与棘齿板上的齿槽啮合,导轨本体设置有用于绕设拉索的弧形槽,弧形槽沿其槽宽方向具有用于防止拉索从弧形槽内脱落的两个槽侧壁,导轨本体安装在安装部沿转动轴线方向的一侧。加工制造时,直接将导轨本体加工成具有弧形槽的结构,将导轨本体安装在手柄本体上,拉索绕设在导轨本体上的弧形槽中,依靠导轨本体自身实现拉索的限位,避免了手柄本体加工出现干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零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驻车制动手柄总成以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车身下底板位置较高,为了保证人机工程,手刹总高度较低;为了避免前拉索与车身干涉,导轨设计位置不能太低。由此导致了导轨相对手刹而言,布置位置偏上,正好处于手柄本体的后半部分,导轨部分悬空,不能完全与手柄本体贴合。
如果在制造过程中强行将导轨悬空部分在手柄本体上补齐,则会导致手柄本体展开时产生干涉,参见图9,其中,图9中画有剖面线的位置为产生干涉的位置。
产生干涉的原因是:在加工手柄本体时,手柄本体是利用厚度一定的钢板折叠制成。加工时,需要将手柄本体展开到一个平面上,如果在制造过程中强行将导轨悬空部分在手柄本体上补齐,在将手柄本体展开时手柄本体的两个面出现交叉,即出现展开干涉的问题,这样就导致手柄本体无法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手柄总成,以改善传统的手柄本体由于安装环境改变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干涉导致不能够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以改善传统的手柄本体由于安装环境改变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干涉导致不能够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制动手柄总成,其包括有:
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操作部以及安装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夹持口,
棘爪,所述棘爪安装在所述手柄本体上,
棘齿板,所述棘齿板卡接在所述夹持口中,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棘齿板绕转动轴线转动连接,所述棘爪能够与所述棘齿板上的齿槽啮合,
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绕设拉索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导轨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弧形槽的槽宽方向平行于所述导轨本体的厚度方向,且所述弧形槽沿其槽宽方向具有用于防止所述拉索从所述弧形槽内脱落的两个槽侧壁,所述导轨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本体包括导轨外板以及导轨内板,所述导轨外板与所述导轨内板贴合,所述导轨外板与所述导轨内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弧形槽,所述导轨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转动轴线方向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外板包括第一板部、弧形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所述弧形板部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板部的外边缘上,所述弧形板部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板部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板部安装在所述弧形板部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弧形板部的板面的两侧;所述导轨内板的板面贴合在所述第二板部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板面上,所述弧形板部、第二板部以及导轨内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弧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部沿所述弧形槽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板部,所述延伸板部远离所述第二板部的一侧朝向所述导轨内板延展,所述延伸板部与所述导轨内板的板面贴合以封闭所述弧形槽的部分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7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灰铸铁汽车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轨探伤车的自动驻车制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