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沿海半潜观光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6832.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郦羽;邬婷;程红蓉;王伟;苗飞;石雯;陆天奇;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35/73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船体 甲板 主推进柴油机 水下观光舱 排气系统 驱动装置 观光船 艏楼 机舱 全回转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万向联轴节 机械噪声 抗风浪性 水下观光 系泊系统 休闲娱乐 观光窗 紧凑度 美观度 排气端 上表面 上前部 舒适性 尾封板 舱体 穿出 横摇 抛锚 前部 沿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沿海半潜观光船,包括主船体,主船体上表面安装甲板,甲板上前部安装艏楼,后部安装尾楼,艏楼前部的甲板上安装有抛锚系泊系统;主船体内设置多个舱体,主船体内尾部设有机舱,机舱内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装置,每组驱动装置包括主推进柴油机,其通过万向联轴节连接全回转推进器,主推进柴油机上连接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排气端穿出主船体尾部的尾封板外;主船体下方为水下观光舱,水下观光舱四周均设有观光窗;其具有水下观光和甲板上休闲娱乐的功能,抗风浪性强、横摇周期大,降低机械噪声,增大了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的紧凑度,提升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观光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沿海半潜观光船。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化和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日趋旺盛,应用于海洋旅游观光领域的旅游观光船,在安全性、舒适性、观光视角以及娱乐活动空间等方面的性能和功能有待提高;对于没有潜水经验的游客,长时间呆在水下观光会出现身体不适,目前缺乏兼具海面和水下观光功能的观光船,另外,船舶动力系统和尾气系统不仅会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还存在噪音污染等问题,影响观光体验和船舶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沿海半潜观光船,具有一定上浮下潜能力,满足游客水下360度观光同时,能够到甲板上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提高抗风浪性、增大横摇周期,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优化了船体内部构造,保证观光舱的完整性以及降低机械噪声,增大了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的紧凑度,提升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沿海半潜观光船,包括主船体,主船体上表面安装甲板,甲板上前部安装艏楼,后部安装尾楼,艏楼前部的甲板上安装有抛锚系泊系统;主船体内设置多个舱体,主船体内尾部设有机舱,机舱内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装置,每组驱动装置包括主推进柴油机,其通过万向联轴节连接全回转推进器,主推进柴油机上连接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排气端穿出主船体尾部的尾封板外;主船体下方为水下观光舱,水下观光舱总长度小于主船体的总长度,水下观光舱四周均设有观光窗,尾楼一侧的甲板上设有连接到水下观光舱的观光舱入口,艏楼后部的甲板上设有连接到水下观光舱的观光舱出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艏楼中设有蓄电池间、驾驶室、厕所,艏楼顶部安装有雷达系统和航行信号灯一。
尾楼顶部设有航行信号灯二。
主船体内头部设有艏尖舱,尾部设有泵舱和燃油箱,主船体内中部两侧通过水密舱壁依次分割成对称设置的空舱、压载舱一、生活用舱、压载舱二和压载舱三。
水下观光舱内一圈设置环形座凳,中间抬高作为通道兼行李舱;观光窗外的主船体外安装有观光灯。
观光船整体成仿鲸鱼造型,其纵剖面成倒梯形结构,观光船的甲板以上的部分(水上部分)采用仿潜水艇结构。
船长为25m-45m,船宽为4m-7m,船高为4m-5m。
主船体两侧壁上分别安装两条橡胶防撞护舷。
甲板上两侧分别设有充气式救生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纵灵活、稳定性好,具有一定上浮下潜能力,满足游客水下360度观光同时,能够到甲板上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整个船体采用倒梯形横剖面结构型式,干舷小,甲板以上结构简单,只有艏楼和尾楼,最大限度减少水上部分受风面积,减小横向风引起船舶摇摆幅度;采用半升高驾驶室以降低全船高度、倒梯形横剖面结构,将船舶重心提升到水面附近,增大船舶的横向摇摆周期,提升船舶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6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内河水质无人测量船
- 下一篇:具有吸附功能的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