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换挡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16580.4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7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孟兴;姚杭杭;吕德军;陈瑞枫;徐锦潮;潘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拨盘 拨叉臂 移动臂 带孔 套接 拨块 扭簧 销子 柔性换挡机构 环形凹槽 换挡 动力轴 铰接 销孔 成型 本实用新型 分体设计 换挡机构 相关零件 销轴铰接 前侧壁 左侧壁 缓冲 插套 扭臂 外壁 销轴 压靠 支耳 变形 对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换挡机构,包括套接在动力轴上的拨盘,拨盘的后侧设有带孔盘,带孔盘铰接在动力轴上,拨盘上固定有多销子,带孔盘上成型有销孔,销子插套在销孔内,拨盘的外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套接有两个拨块,两个拨块分别铰接在拨叉臂上,拨叉臂通过销轴铰接在移动臂的一对支耳上,销轴的中部套接有扭簧,扭簧的两端扭臂分别压靠在拨叉臂的前侧壁上和移动臂的左侧壁上,移动臂套接并固定在移动臂轴上,它通过拨叉臂与拨块的分体设计以及扭簧的缓冲回位设计实现了柔性换挡,克服了在换挡过程中拨盘的销子与带孔盘的孔没有对准造成相关零件变形或损坏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换挡机构是变速器操纵机构中的重要领部件,其功用是驱动接合套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换挡,而换挡拨叉的驱动方式一般为通过拨叉臂对拨盘对其进行轴向驱动,拨叉臂与拨叉轴之间一般采用刚性连接,但在换挡过程中,拨盘上的销子不一定每次都能对准带孔盘的孔,进挡过程较为生涩,拨盘与带孔盘的撞击容易引起拨叉臂、拨叉轴等相关连接的变形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换挡机构,它通过拨叉臂与拨块的分体设计以及扭簧的缓冲回位设计实现了柔性换挡,克服了在换挡过程中拨盘的销子与带孔盘的孔没有对准造成相关零件变形或损坏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柔性换挡机构,包括套接在动力轴上的拨盘,拨盘的后侧设有带孔盘,带孔盘铰接在动力轴上,所述拨盘的后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圆周均布的销子,带孔盘上成型有与销子的数量相同的销孔,销子插套在销孔内,所述拨盘的外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上端和下端各套接有一个拨块,两个拨块分别铰接在拨叉臂上,拨叉臂的远离拨块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移动臂的一对支耳上,所述销轴的中部套接有扭簧,扭簧的两端扭臂朝前设置,扭簧的一端扭臂压靠在拨叉臂的前侧壁上,扭簧的另一端扭臂压靠在移动臂的左侧壁上,所述拨叉臂靠近移动臂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销轴的后侧,限位块的右侧壁压靠在移动臂的左侧壁上,所述移动臂套接并固定在移动臂轴上,所述移动臂轴与所述动力轴平行设置。
所述拨叉臂成型有半圆环,半圆环的两个端部各成型有一个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拨块包括一体成型的矩形块和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穿过通孔的伸出端的外壁上成型有卡簧槽,卡簧槽内套接有卡簧。
所述矩形块的宽度与环形凹槽的槽宽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拨叉臂与拨块的分体设计以及扭簧的缓冲回位设计实现了柔性换挡,克服了在换挡过程中拨盘的销子与带孔盘的孔没有对准造成相关零件变形或损坏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图2关于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6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柱凸轮换挡机构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变速鼓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