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16474.6 | 申请日: | 201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韦兴展;朱立伟;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模板 传送通道 筒体 成型装置 楼层顶板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 两端开口 施工效率 锥形结构 底端 楼层 上缘 搬运 把手 传递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该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配合所述筒体于楼层顶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筒体采用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筒体的上缘设置有把手,楼层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所述筒体的底端插入所述缺口内。上述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在楼层顶板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一个铝模板传送通道,在搬运铝模板时,只需通过传送通道直接将铝模板传递到上个楼层。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本楼层墙柱合模时需要把下层拆除的铝模板搬运到上层来使用。而目前的常规的搬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塔吊进行吊运,另一种则是人力通过楼梯进行搬运。但是楼层内的铝模板难以用塔吊吊运。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力通过楼梯进行搬运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费力,耗时,难度增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人工通过楼梯来搬运铝模板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配合所述筒体于楼层顶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筒体采用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筒体的上缘设置有把手,楼层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所述筒体的底端插入所述缺口内。
特别地,所述筒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其由四块梯形薄金属板焊接而成。
特别地,所述筒体的四角均焊接固定有加强钢板。
特别地,所述楼层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所述筒体的两侧壁之间能拆装地设置有加强横钢,浇筑完成后拆除所述加强横钢。
特别地,所述筒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的上均对应设置有一把手。
特别地,所述缺口设置在楼层顶板受力小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在楼层顶板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一个铝模板传送通道,在搬运铝模板时,只需通过传送通道直接将铝模板传递到上个楼层。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的施工状态图。
图中:
1、筒体;2、楼层顶板;3、缺口;4、加强钢板;5、把手;6、加强横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的施工状态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1,配合筒体1于楼层顶板2上受力较小的位置设置有缺口3,筒体1采用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且其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其由四块梯形薄金属板焊接而成,筒体1的四角均焊接固定有加强钢板4,筒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的上均对应设置有一圆弧形的把手5,把手5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便于对筒体1进行搬运,另一作用是在楼层顶板2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用于加装配重,配重用于使筒体1有个向下的压力,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器具往上浮,混凝土浆渗漏进去造成成型失败。
上述铝模板传送通道成型装置具体的施工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6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修吊顶施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安装位钢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