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应用架构的交换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16083.4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耿贞伟;马文;黄祖源;苏文伟;保富;李申章;田园;赵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Q1/10;H04Q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传感器 隔板 浓度传感器 应用模块 交换机 第二温度传感器 应用架构 散热孔 风扇 第一温度传感器 无线通讯模块 加热器 室内 固定旋转式 交换机主板 壳体两侧面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灰尘检测 湿度检测 温度检测 控制器 防尘网 机壳体 壳体 腔室 电源 交换 | ||
基于微应用架构的交换机,交换机壳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为两个腔室,交换机包括:温度检测微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第二温度传感器,灰尘检测微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一灰尘浓度传感器和至少一第二灰尘浓度传感器,湿度检测微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一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一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一腔室内有交换机主板、第一温度、第一灰尘浓度及第一湿度传感器,壳体两侧面开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上设防尘网,隔板位于第一腔室的面上有第一风扇、第二腔室的面上有第二风扇,隔板底部与壳体底部间固定旋转式加热器;第二腔室内设有电源、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灰尘浓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应用架构的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网络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它具有性能价格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所以,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交换机也就成为了最普及的交换机。由于网络交换机集成度越来越高,现有交换机在使用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交换机发热量越来越大。
目前,为解决交换机发热量高的问题,通常采取的做法为:在交换机壳体开设多个散热孔,然而,由此又导致交换机内部易通过散热孔而落入大量灰尘,从而影响交换机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微应用架构的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应用架构的交换机,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交换机壳体,所述交换机壳体的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交换机壳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交换机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器和报警器。
所述交换机包括温度检测微应用模块、灰尘检测微应用模块和湿度检测微应用模块,所述温度检测微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灰尘检测微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灰尘浓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第二灰尘浓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检测微应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湿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第二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交换机主板、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灰尘浓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交换机壳体的靠近第一腔室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上布设有防尘网,所述隔板的位于第一腔室的面上固定有第一风扇,所述隔板的底部与交换机壳体的底部之间固定有旋转式加热器。
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电源、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灰尘浓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交换机壳体的靠近第二腔室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上布设有防尘网,所述隔板的位于第二腔室的面上固定有第二风扇。
所述电源、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扇、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风扇、第一灰尘浓度传感器、第二灰尘浓度传感器、报警器、显示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旋转式加热器、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地,该些第一温度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交换机主板上。
较佳地,该些第一灰尘浓度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腔室的侧面且位于第一散热孔的下方。
较佳地,该些第一湿度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腔室的底部。
较佳地,该些第二灰尘浓度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二腔室的侧面且位于第二散热孔的下方。
较佳地,该些第二湿度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二腔室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交换机壳体为防爆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6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交换机
- 下一篇:基于相位调制QKD偏振态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