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用毂式制动器蹄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5331.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7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友;钟继光;孙庆宁;陈卫东;常方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F16D65/09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面 制动蹄摩擦片 导向倒角 本实用新型 毂式制动器 制动鼓 制动蹄 叉车 蹄片 底座 端面设置 工作效率 两端端面 两端固定 铆钉 贴合度 原有的 侧边 磨合 贴合 试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用毂式制动器蹄片,包括固定连接在制动蹄底座上的制动蹄摩擦片,所述制动蹄摩擦片的两端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贴合制动鼓的导向倒角,所述导向倒角的侧边依次形成有第一倒角面、第二倒角面、第三倒角面和第四倒角面,所述制动蹄摩擦片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制动蹄底座的铆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制动蹄摩擦片两端固定连接导向倒角,并通过不同角度斜面的倒角面实现并提高其与制动鼓的贴合度,降低了磨合时间,提高了车辆试车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蹄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叉车用毂式制动器蹄片。
背景技术
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贴合,起到制动刹车作用,但是由于摩擦片的生产及制造误差,目前的新车驱动桥左右制动器结构容易导致制动力不均衡,有时偏左有时偏右,一般新车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手工调整棘轮,并调节内部推杆来完成,该种方法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手制动和脚制动的制动机构不同,有时会出现脚制动左边制动力大(此时需要左边制动器推杆调短,右边调长),而手制动却右边制动力大(此时需要左边制动器调长,而右边制动器推杆调短),此时调整左右制动器内部推杆的长短就会相互矛盾,需要试车师傅进行长时间磨合,把整个制动器磨损的比较均匀才能达到出厂标准,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由于磨合时间较长,制动器蹄片温度较高,对制动器的制动力影响较大,使得试车效率变低,制动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用毂式制动器蹄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用毂式制动器蹄片,包括固定连接在制动蹄底座上的制动蹄摩擦片,所述制动蹄摩擦片的两端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贴合制动鼓的导向倒角,所述导向倒角的侧边依次形成有第一倒角面、第二倒角面、第三倒角面和第四倒角面,所述制动蹄摩擦片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制动蹄底座的铆钉。
所述第二倒角面和第四倒角面关于制动蹄摩擦片端面周径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倒角角度均设置为8°。
所述第三倒角面设置在制动蹄摩擦片的两端外侧方向,倒角角度设置为20°。
所述第一倒角面设置在制动蹄摩擦片的两端内侧方向,倒角角度设置为12°。
所述导向倒角的高度为4.5mm。
所述制动蹄底座由底板和固定板相互垂直连接构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制动蹄摩擦片两端固定连接导向倒角,并通过不同角度斜面的倒角面实现并提高其与制动鼓的贴合度,降低了磨合时间,提高了车辆试车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图。
图中:1制动蹄摩擦片、2导向倒角、21第一倒角面、22第二倒角面、23第三倒角面、24第四倒角面、3铆钉、4制动蹄底座、41底板、4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5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杆式叉车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锆刚玉电熔砖生产用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