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进给珩磨连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3345.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松;杨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10 | 分类号: | B24B33/1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21316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顶杆 连杆体 复位弹簧 定位孔 内顶杆 对穿 珩磨连杆 滑动 导向槽 穿设 挡圈 进给 内孔 内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 质量稳定性 互不干涉 限位螺母 限位台阶 珩磨过程 穿入 进刀 外壁 体内 中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进给珩磨连杆机构,具有连杆体、滑动穿设于连杆体内孔中的外顶杆、滑动穿设于外顶杆内孔中的内顶杆、套设于外顶杆上且作用于外顶杆的外复位弹簧以及套设于连杆体上且作用于内顶杆的内复位弹簧,连杆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设有用来限制外复位弹簧位置的限位螺母和挡圈,连杆体的上部对穿开设有导向槽,挡圈上对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内顶杆的上部对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导向槽和第二定位孔中对应穿入有固定连接销,连杆体的内孔中和外顶杆的上部分别具有用来限制内复位弹簧位置的连杆体台阶和外顶杆限位台阶,内顶杆的外壁与外顶杆的内壁滑动配合。进刀过程中内、外顶杆互不干涉,提高珩磨过程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珩磨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进给珩磨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珩磨技术的发展,珩磨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同时也要求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珩磨普遍采用的是一次进给的珩磨连杆,一次进给的珩磨连杆对于高质量的珩磨增加了工艺难度,多次装夹对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高质量的珩磨工艺或者有平台网纹的珩磨都是需要双进给珩磨来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进给珩磨连杆机构,进刀过程中内、外顶杆互不干涉,提高珩磨过程的质量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进给珩磨连杆机构,具有连杆体、滑动穿设于连杆体内孔中的外顶杆、滑动穿设于外顶杆内孔中的内顶杆、套设于外顶杆上且作用于外顶杆的外复位弹簧以及套设于连杆体上且作用于内顶杆的内复位弹簧,连杆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设有用来限制外复位弹簧位置的限位螺母和挡圈,连杆体的上部对穿开设有导向槽,挡圈上对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内顶杆的上部对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导向槽和第二定位孔中对应穿入有固定连接销,连杆体的内孔中和外顶杆的上部分别具有用来限制内复位弹簧位置的连杆体台阶和外顶杆限位台阶,内顶杆的外壁与外顶杆的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顶杆的位移方向与内顶杆的位移方向同轴分布,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外顶杆与内顶杆之间在位移过程中出现相互干涉的问题。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杆体的中轴线、外顶杆的中轴线、内顶杆的中轴线、外复位弹簧的中轴线以及内复位弹簧的轴线重合,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整个连杆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顶杆的外壁与连杆体的内壁滑动配合,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外顶杆在连杆体的内孔中平稳地动作。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复位弹簧外圆与连杆体的内壁滑动配合,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外复位弹簧在连杆体的内孔中平稳地动作。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杆体台阶和连杆体一体成型,简化安装步骤,结构强度更可靠。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顶杆限位台阶和外顶杆一体成型,简化安装步骤,结构强度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进给珩磨连杆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刀过程中内、外顶杆互不干涉,提高珩磨过程的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3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角度的万向珩磨连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圆盘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