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2501.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6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君安德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谢亮;谭雪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印刷电路板 壳体 压杆 旋转轴线 连接器 插口 壳体内部 触头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前端设置 生物材料 插接 去除 凝结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插接所属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插口,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朝向上方设置,所述接触表面能够从插口进入壳体内部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朝后端移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压杆,所述触头位于压杆的前端且朝向下方,所述旋转轴线设置于压杆的中部,所述触头能够随所述压杆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去除凝结的生物材料的厕所而使得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无论连接器的外形、传输信号类型、连接方式、使用环境等的不同,对于连接器本身的使用特性来说,电连接是其要达到的主要特性,目前,电连接器的连接都必须是通过接触件的插合接触来完成电信号的正常传输,若失去了接触件的可靠接触,连接器就失去了其电连接的作用。
对于连接器而言,一方面需要电路板能够以轻巧、少量的力即可插入连接器形成点连接,另一方面,又要求连接器中的触头与电路板有足够大的压紧保持力、以使得电路板稳定地保持在连接器中。
传统的电连接器难以兼顾电路板插入所需推力以及连接器内部保持稳定电连接的维持力,存在电路板难以顺利插入连接器,或者,电路板在插入连接器以后缺乏足够的压紧力使得电路板与电连接器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力学及电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触头与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产生足够的压紧力以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插接所属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插口,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朝向上方设置,所述接触表面能够从插口进入壳体内部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朝后端移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触表面相接触的触头,所述触头设置于所述接触表面的上方且能够移动直至与所述接触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压杆,所述触头位于压杆的前端且朝向下方,所述旋转轴线设置于压杆的中部,所述触头能够随所述压杆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压杆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触头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两侧,其中,所述触头位于所述压杆靠近壳体前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楔形块位于所述压杆靠近壳体后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楔形块具有第一倾斜配合面,所述第一倾斜配合面朝向所述插口且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具有第二倾斜配合面,所述第二倾斜配合面朝向壳体后端且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楔形块能够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移,当所述第一倾斜配合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配合面接触后,所述第二楔形块能够沿长度方向向壳体的后端平移并向所述第一楔形块施加推力以驱动所述压杆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壳体的内腔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向所述第一楔形块施加推力以使得所述触头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壳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平移导向机构;
优选的,所述平移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楔形块上底部的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面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延伸;
优选的,所述压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在所述支点部位与所述压杆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能够形变以产生使所述压杆绕支点旋转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触头的底部设置有接触平面,所述接触平面的长度为 0.15mm至0.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君安德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君安德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2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印制板电路接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