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投放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2374.6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汪剑超;杨勇印;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6;B65F1/00;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孟奎;李伟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收集装置 管理系统 垃圾投放 识别装置 锁闭 身份识别 注册用户 垃圾袋 可更换 容纳 投放 垃圾 响应 身份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垃圾投放管理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收集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可更换垃圾袋;以及第一识别装置,第一识别装置包括:身份识别部,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投放请求,识别用户的身份;误投识别部,在用户被识别为注册用户的情况下,识别用户是否为误投者;以及锁闭打开部,在用户被识别为误投者的情况下,锁闭垃圾收集装置以防止用户打开垃圾收集装置,在用户被识别为非误投者的情况下,允许用户打开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垃圾投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这样的误区,即铺设在街道上、公共空间、商业区、小区内等地方的垃圾收集装置果皮箱,大都会分为“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两个箱体。但除了颜色予以区分之外,两个箱体基本一致。而居民和游客在丢垃圾的时候,因为具体分类知识的缺乏,也难免会错丢。导致虽然箱子上区分,但实际的收集还是混装,最后只能混合运走,并未有效地实现垃圾分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垃圾投放管理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垃圾投放管理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可更换垃圾袋;以及第一识别装置,所述第一识别装置包括:身份识别部,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投放请求,识别用户的身份;误投识别部,在用户被识别为注册用户的情况下,识别用户是否为误投者;以及锁闭打开部,在用户被识别为误投者的情况下,锁闭垃圾收集装置以防止用户打开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在用户被识别为非误投者的情况下,允许用户打开所述垃圾收集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口令提供单元,设置在垃圾存放点处,并用于提供第一开锁口令;以及第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包括:用户识别部,响应于来自用户的存放请求,识别用户的身份;口令提供部,在用户被识别为注册用户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所述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处的所述口令提供单元提供第一开锁口令;以及口令接收部,接收用户发送的第二开锁口令,响应于所述第一开锁口令与所述第二开锁口令相同,允许所述用户存放装有垃圾的可更换垃圾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容量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中的垃圾量,并在所述垃圾量超过所设最大容量时向关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的用户通知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已填充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识别装置还包括:正确率获取部,获取所述用户的最近n次总垃圾投放正确率;以及误投确定部,将最近n次总垃圾投放正确率低于设定阈值的用户确定为误投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识别装置中:在确定出用户在第j-1次清理垃圾收集装置到第j次清理垃圾收集装置之间进行了投放的情况下,则将第j次垃圾收集装置里垃圾投放的正确率确定为该用户此次的垃圾投放正确率,其中,所述第j次垃圾收集装置里垃圾投放的正确率为在第j-1次清理垃圾收集装置到第j次清理垃圾收集装置之间,垃圾收集装置中的正确投放量与垃圾收集装置中的总投放量的比值;确定出用户最近n次的垃圾投放正确率;以及将用户最近n次的垃圾投放正确率的乘积确定为用户的最近n次总垃圾投放正确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来自用户的投放请求基于二维码或NFC模块生成,所述二维码或NFC模块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上或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中设置有容纳垃圾的可更换垃圾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口令提供单元为显示屏或扬声器,所述显示屏或扬声器将所述第一开锁口令提供给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容量监测装置为超声波测距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开锁口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2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料斗渗沥液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户外公共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