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折叠吊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1300.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专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02 | 分类号: | A47C3/02;A47C4/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折叠 吊篮 | ||
一种新型可折叠吊篮椅,吊篮圈框的顶端连接有挂环,并通过挂环使吊篮圈框与挂件连接,该吊篮圈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圈框,底部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有底圈框,吊篮圈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扶手,上圈框与底圈框之间设置有靠杆若干根,该靠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扶手的一侧,并呈圆弧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使靠杆可活动设置于上圈框与底圈框之间,并活动连接扶手,上圈框、靠杆和底圈框之间通过靠绳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折叠点设置于扶手,能够使靠杆折叠时更节省空间,方便运输,且折叠时靠绳较松动,折叠更方便、更容易,而增加有扶手还有助于提高吊篮椅的安全性,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折叠吊篮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吊篮作为一种休闲类型的家具,适合在别墅庭院,酒店海景等场所,人们坐在吊篮上会有一种特别的舒适感,很好地舒缓压力,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的感受和彻底的放松;但传统的吊篮椅具有以下缺点,折叠点设置于吊篮圈框,使吊篮椅折叠时靠绳较紧造成折叠不便,且其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运输和在不使用的放置,而现有的吊篮椅没有设置扶手,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不便和安全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可折叠吊篮椅,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可折叠吊篮椅,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挂件连接有吊篮组件,该吊篮组件包括有吊篮圈框,所述吊篮圈框的顶端连接有挂环,并通过挂环使吊篮圈框与挂件连接,该吊篮圈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圈框,底部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有底圈框,使底圈框可活动连接吊篮圈框,所述底圈框编织有座垫,所述吊篮圈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扶手,其呈对称结构,并设置于底圈框的上方,所述上圈框与底圈框之间设置有靠杆若干根,该靠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扶手的一侧,并呈圆弧状从上而下依次设置,使靠杆可活动设置于上圈框与底圈框之间,并活动连接扶手,所述上圈框、靠杆和底圈框之间通过靠绳连接,该靠绳设置有若干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扶手和吊篮圈框的外部均包裹有编织层,且编织层分别包裹靠绳与扶手和吊篮圈框的连接端。
进一步,所述编织层和座垫均采用藤编织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挂件为弹簧或链条。
进一步,所述挂件的上端与支撑架的顶部连接,下端与吊篮组件顶部的挂环连接。
所述底圈框和靠杆均优选为弧形结构。
所述靠绳连接方式为结绳方式,且其分别连接于每一级的靠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折叠点设置于扶手,能够使靠杆折叠时更节省空间,方便运输,且折叠时靠绳较松动,折叠更方便、更容易,而增加有扶手还有助于提高吊篮椅的安全性,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篮组件侧视图;
包括:支撑架10、挂件11、吊篮组件12、吊篮圈框13、挂环14、上圈框15、底圈框16、座垫17、扶手18、靠杆19、活动连接件20、靠绳21、编织层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专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专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1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