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11263.3 | 申请日: | 201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5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万红;张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威博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2H9/06;H02H3/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陈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浪涌电路 输出端 存储芯片 接口电路 主控芯片 电连接 一端连接 电极 防浪涌 输入端 壳体 焊接 两边 本实用新型 气体放电管 双向TVS管 读写操作 压敏电阻 中心电极 接地 防过压 电路 体内 伸出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包括壳体、USB接口J1,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J1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USB接口J1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过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存储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
背景技术
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因其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人们将许多文件存储于U盘中。
电脑通过USB接口与U盘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和为U盘工作提供电源,正常输出电压为5V,而电脑USB接口极有可能存在输出电压过高的情况,会损坏后续电路,此外,也极有可能存在浪涌情况,在电子设计中,浪涌主要指的是电源刚开通的那一瞬息产生的强力脉冲,通常是由于电路本身的非线性有可能高于电源本身的脉冲,或者是由于电源或电路中其它部分受到本身或外来的尖脉冲干扰,长期下去会对U盘电路元件造成损坏,减少U盘使用寿命,严重情况下可能使电路在浪涌的一瞬间烧坏,甚至会烧坏U盘,导致重要文件丢失。
中国专利文件CN203562769U公开了应用于U盘端口的保护电路,其的作用是对U盘端口进行过流和过压保护,避免电压过大或电流过大对U盘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破坏的,然而电路中浪涌可以通过USB接口数据线直接进入主控芯片,对主控芯片造成损坏,但是此技术只针对U盘端口处进行保护,缺少对电路中浪涌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其应用时能在USB接口输出电压过压情况下切断电路,同时能对输出的浪涌进行处理,避免其对芯片造成损坏,以此保护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 ,包括壳体、USB接口J1,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J1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USB接口J1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过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防过压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R2、R3、R4、R5和R6,二极管D1、D2、D3、D4和D9,三极管Q1、Q2和MOS管Q3,防过压电路输入端连接C1一端、D1负极、R3一端、R5一端和D3负极后连接Q3源极,Q3漏极连接D4负极后连接防过压电路输出端,Q3源极、漏极还分别连接D9负极和正极,D4正极接地, C1另一端接地,D1正极连接R1一端后连接R2一端,R1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连接Q1基极,Q1发射极接地,Q1集电极连接D2负极,D2正极连接R3另一端后连接R4一端,R4另一端连接Q2基极,Q2发射极接地,Q2集电极连接R6一端,R6另一端连接R5另一端、D3正极后连接Q3栅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威博赛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威博赛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1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防过压U盘
- 下一篇:RFID智能卡的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