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翼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9132.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0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涛;张合;郭行;宋少鹏;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28;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多翼风机 集流器 叶轮 出口法兰 入口空气 叶片入口 最大流量 安装角 不均匀 体积小 锥弧形 风机 吊耳 筋板 蜗壳 压头 轴盘 叶片 噪音 优化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翼风机,所述风机包括集流器、蜗壳、叶轮、叶片、筋板、吊耳、出口法兰和轴盘。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叶片入口、出口的安装角提高了压头和最大流量,同时利用锥弧形集流器解决了入口空气流速不均匀、效率低下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压力高、流量大、噪音小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翼风机。
背景技术
多翼风机作为一种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锅炉引风、建筑物通风、空调系统等。
市场现有的多翼风机存在良莠混杂、选型困难、规格单一、压力系数低、入口空气流速不均匀、流量小等问题,不适用于循环系统较复杂、全压系数高的场合,从行业内的推广和通用性都存在很大的难度;现有风机工作流量较设计工况偏小,一方面难以满足工程需要,另一方面增加了设计和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翼风机,采用直径比较大、相对宽度大的前向叶片,通过改变叶片入出口的安装角和叶轮直径,使压头和流量大大提升,通过改变集流器的结构,提高了风机的整流和导流效果,减小了风机噪音。
为实现以上目的,现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多翼风机,包括:风机主体、集流器、蜗壳、叶轮、叶片、出口法兰和轴盘;其中,所述集流器位于风机主体入口;所述蜗壳位于风机主体最外侧;所述叶轮置于风机主体内部,且所述叶轮的入口安装角的角度设置为60°~80°,出口安装角的角度设置为145°~160°;所述叶片沿叶轮外轮廓均匀分布,且所述叶片的数量为40-45片,长度为110mm-120mm;所述出口法兰位于风机主体出口并与所述蜗壳焊接;所述轴盘位于风机主体内且与叶轮同心分布。
优选的,所述集流器设置为锥弧形,锥弧角度为100°-140°。
优选的,所述集流器与叶轮的入口搭接长度设定为10mm-12mm,径向间隙设定为2mm-4mm。
优选的,所述集流器的内部为大小圆弧一直段的光滑过渡结构。
优选的,所述叶轮直径为280mm-290mm。
优选的,所述叶片呈3D曲面。
优选的,所述风机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位于所述蜗壳上方且与所述出口法兰焊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位呈凸起状且中间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改变叶轮入口和出口安装角和叶轮直径使压头和流量大大提升,解决了低压力大流量或者高压力低流量的问题;
2、利用锥弧形集流器解决了入口空气流速不均匀、效率低下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压力高、流量大、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翼风机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翼风机结构左视图;
图3(a)至图3(b)为本实用新型多翼风机的集流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a)为集流器外部轮廓示意图;图3(b)为集流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翼风机的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翼风机的叶片叶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翼风机的流场速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翼风机的流场压力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9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