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成型中的进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08545.8 | 申请日: | 201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肖洪彬;肖唐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浩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焊接 夹持气缸 本实用新型 垂向设置 进料机构 注塑成型 水平板 通槽 托架 压板 金属料带 举升气缸 上下表面 塑料产品 左右端部 活塞杆 竖直板 内开 通孔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中的进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和夹持气缸(2),工作台(1)内开设有连通工作台(1)上下表面的通槽(3),工作台(1)的左右端部均焊接有托架(4),两个托架(4)上均固定安装有垂向设置的夹持气缸(2),夹持气缸(2)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压板(6),压板(6)位于工作台(1)的上方;工作台(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通槽(3)的左右侧均焊接有L板(7),L板(7)的竖直板焊接于工作台(1)的底表面上,L板(7)的水平板上开设有通孔,两个水平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垂向设置的举升气缸(8)。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确保金属料带和塑料产品结合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进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塑成型中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的注塑工序中,需要在金属料带的表面上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出塑料产品,塑料产品与金属料带结合为一体,这样便可以金属带料作为载体而运输塑料产品,同时方便统计出塑料产品的数量。现有的注塑工艺为:工人先将金属料带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将内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注塑孔的凹模平放置于金属料带的顶表面,此时凹模的下表面与金属料带表面贴合,最终完成凹模的安装;安装后,向注塑孔中注塑熔融状态的塑料,当熔融塑料充满注塑孔后,即可停止注塑,从而完成塑料的进料操作,待塑料冷却后即可在注塑孔中成型出塑料产品,此时塑料产品与金属料带合为一体,随后一个工人压住金属料带,而另一个工人向上拔凹模,从而将凹模移开,最终完成注塑成型。然而,在进料过程中,熔融状态的塑料的上部分暴露于空气中,导致热量释放大,温度下降速度快,进一步造成成型后的塑料产品与金属料带结合不牢固,塑料产品很容易从金属料带上脱落。此外,后期还需要人工压住金属料带后,另一个工人向上拔凹模,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现有工厂所用的进料方式和注塑方式不推广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确保金属料带和塑料产品结合强度高的注塑成型中的进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成型中的进料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夹持气缸,所述工作台内开设有连通工作台上下表面的通槽,工作台的左右端部均焊接有托架,两个托架上均固定安装有垂向设置的夹持气缸,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压板,压板位于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台的底表面上且位于通槽的左右侧均焊接有L板,L板的竖直板焊接于工作台的底表面上,L板的水平板上开设有通孔,两个水平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垂向设置的举升气缸,举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贯穿通孔设置,且两个举升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凹模,凹模位于通槽的正下方,凹模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熔融状塑料的凹槽,凹模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凹槽的进料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挤压机,挤压机的出料口与进料口法兰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支撑腿。
所述挤压机位于凹模的右侧,所述进料口开设于凹模的右侧。
所述凹模的后侧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内设置有玻璃窗。
所述通槽和凹模均为矩形状,且通槽的面积大于凹模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确保金属料带和塑料产品结合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夹持气缸,3-通槽,4-托架,6-压板,7-L板,8-举升气缸,9-支撑板,10-凹模,11-凹槽,12-进料口,13-挤压机,14-支撑腿,15-金属料带,16-塑料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浩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浩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8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汽车塑料零部件的自动化后处理设备
- 下一篇:注塑成型中的料带定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