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平衡孔的端面配油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7472.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英华;戎正林;王建斌;周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宏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C4/00 | 分类号: | F03C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3152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油盘 平衡孔 进油口 本实用新型 下凹平面 连通 马达 紧密贴合 外周侧面 相对设置 液压马达 轴线方向 内泄漏 铜垫块 内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平衡孔的端面配油盘,所述端面配油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A进油口,所述端面配油盘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B进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B进油口的内壁沿所述端面配油盘的轴线方向开设多个与所述第一端面连通的平衡孔,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孔连通的下凹平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平衡孔和下凹平面,保证了端面配油盘与铜垫块的紧密贴合,大大减少了液压马达的内泄漏问题;2、大大提高了马达的额定压力,从而提高了马达的效率和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马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平衡孔的端面配油盘。
背景技术
端面配油盘作为摆缸式液压马达的主要零部件,对于液压马达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原理参见附图1,高压油从通油盘(1’)的进油口进入与曲轴(6’)一起旋转的配油盘(2’),并经壳盖流道和摆缸(8’)的耳环处进入活塞(7’)的上部,再经节流小孔进入活塞(7’)下部的平衡腔内,此时通高压油的活塞(8’)在油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轴承套(9’)和滚柱(10’)把力传递到偏心轴上,曲轴(6’)在偏心力矩的作用下转动,随着高压油的进入,活塞(7’)向轴心方向移动直至下死点,活塞腔通过配油盘(2’)开始与回油口接通,此时活塞(7’)在曲轴(6’)的推动下被推离轴心方向,活塞腔容积减小,低压油依次经摆缸(8’)的耳环处通道、壳体流道、配油盘(2’)、和通油盘(1’)排到回油口,各活塞(7’)依次接通高压油和低压油,各通高压油的活塞(7’)对输出轴中心所产生的驱动力矩同向相加,就使液压马达输出轴获得连续而稳定回转扭矩。通油盘(1’)上设置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回油口,分别为A腔(4’)和B腔(5’),请参见图2,配油盘(2’)上对应设置两个通油孔,一个为位于配油盘(2’)端面的A进油口(201’),另一个为位于配油盘(2’)外周侧面上的B进油口(202’)。当马达正转时,A腔(4’)为进油口,B腔(5’)为回油口,高压油从配油盘(2’)的A进油口(201’)进油,经与其连通的第一通道(203’)流入马达内部,完成对运动后,再由B进油口(202’)流回;当马达反转时,B腔(5)为进油口,A腔(4)为回油口,高压油从配油盘(2)的B进油口(202’)进油,经与其连通的第二通道(204’)流入马达内部,完成对运动后,再由A进油口(201’)流回。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当液压马达的转速较高时(比如达到1000r/min以上时),马达会发生较严重的内泄漏,进而导致马达的效率降低。马达的内泄漏主要发生在配油盘(2’)与通油盘(1’)的间隙及配油盘(2’)与铜垫块(3’)的间隙内。经研究发现,当马达从A腔(4’)进油时内泄漏情况较少,从B腔(5’)进油时内泄漏则较为严重。通过分析发现,这是由于A进油口(201’)位于配油盘(2’)的端面,当A腔(4’)进油时高压油作用在配油盘(2’)的端面,此时配油盘(2’)上有一个平行于输出轴向铜垫块(3’)的贴合力;而当B腔(5’)作为进油口进油时,由于B进油口(202’)是位于配油盘(2’)的外周侧面上,高压油进油时单边作用于配油盘(2’)的侧边,没有平行于输出轴向铜垫块(3’)的贴合力,导致B口(202’)进油时马达的内泄漏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平衡孔的端面配油盘,解决马达高速运行时的内泄露问题,进而提高马达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平衡孔的端面配油盘,所述端面配油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A进油口,所述端面配油盘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B进油口,所述端面配油盘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A进油口连通的第一通道、与所述B进油口连通的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可将从A进油口通入的液压油通出至第二端面,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可将从B进油口通入的液压油通出至第二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B进油口的内壁沿所述端面配油盘的轴线方向开设多个与所述第一端面连通的平衡孔,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孔连通的下凹平面。
优选的,所述下凹平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设置在0.3-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宏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宏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7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判断水轮机调速器主配拒动的装置
- 下一篇:风电叶片板材及风电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