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背抛丸机接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04816.2 | 申请日: | 2018-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2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包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易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背 抛丸机 接料装置 料盘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隔网 缓冲 抛丸 下料 技术方案要点 生产加工设备 开口结构 腔体开口 内腔中 刹车片 上边沿 下边沿 朝外 内腔 腔体 网孔 开口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背抛丸机接料装置,涉及刹车片生产加工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抛丸机下料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料盘,所述料盘开设有呈开口结构的内腔,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抛丸腔体开口朝外一侧,所述料盘落在底座上,且料盘的上边沿靠近抛丸腔体的开口下边沿,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缓冲隔网,所述缓冲隔网设置有多个供钢背穿过的网孔。本实用新型的钢背抛丸机接料装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完成下料工作,并减少对钢背造成的损坏,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片生产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背抛丸机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背是刹车片上用于固定摩擦材料的装置,粉状的摩擦材料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压制于钢背上即可加工成刹车片。在钢背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抛丸机对其做抛丸处理,以改善钢背的强度和导电性能,便于使用时通过对应检测电路检测摩擦材料是否被摩擦完。
钢背抛丸机,如图1所示,当钢背完成抛丸处理后,打开舱门91开启抛丸腔体93,驱使横向辊92朝向抛丸腔体93开口侧转动,即可利用横向辊92将抛丸腔体93内的钢背带出抛丸腔体93实现下料。
由于抛丸腔体的93的开口下边沿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而接料的料盘高度因为考虑到钢背的数量不会很多,其侧壁高度又较低,所以导致下料时总是有部分钢背弹出料盘,且此时钢背撞击力度较大,导致其产生一定形变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背抛丸机接料装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完成下料工作,并减少对钢背造成的损坏,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背抛丸机接料装置,包括若干料盘,所述料盘开设有呈开口结构的内腔,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抛丸腔体开口朝外一侧,所述料盘落在底座上,且料盘的上边沿靠近抛丸腔体的开口下边沿,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缓冲隔网,所述缓冲隔网设置有多个供钢背穿过的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底座,料盘置于底座上,使得料盘靠近抛丸腔体的开口下边沿,使得钢背下料的落差相对较小,以减小钢背撞击力度,避免其损坏或是弹出料盘;又因为料盘的内腔中设置有缓冲隔网,所以在钢背通过网孔落入缓冲隔网下方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钢背再次弹起,以方便使用者完成下料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隔网上开设有用于供多个钢背同时通过的下料孔,所述下料孔纵向贯穿缓冲隔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背过多,网孔难以满足下料需要时,下料孔可以保证钢背不被阻挡在缓冲隔网上,从而保证料盘正常接料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环形台体,所述环形台体的长度沿内腔的内壁周向环绕延伸,所述缓冲隔网落在环形台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隔网可以方便的拆卸,以避免在使用者从料盘中取出钢背时造成过多阻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隔网连接有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的侧投影呈T形,所述环形台体上开设有契合固定插销的T形下部的连接孔,所述固定插销穿设缓冲隔网,并插接于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隔网可以通过固定插销和环形台体实现固定,以避免在钢背撞击缓冲隔网之后,隔网发生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隔网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背撞击缓冲隔网后,缓冲隔网可以吸收部分撞击力,以减少对钢背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警示料盘位置是否准确的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行程开关和报警器,所述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串联于报警器的主电源回路,且动触头抵触料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易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海宁易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