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4397.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宇浩;陈天星;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4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电缆 支线电缆 连接装置 插座组件 微逆变器 光伏 插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 分布式电源 可拆卸连接 长度调整 一体连接 便利性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包括与总线电缆连接的插座组件和与支线电缆连接的插头组件,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配合实现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的连接,从而实现总线电缆与光伏微逆变器的连接。本方案提供的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插座组件与总线电缆可拆卸连接,代替现有技术中插座组件与总线电缆一体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相邻光伏微逆变器的需要选取适合的总线电缆,总线电缆的长度根据相邻光伏微逆变器的设置需要进行设定,而不是根据总线电缆的长度调整相邻光伏微逆变器的距离,提高了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总线电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电源装置是指功率为数千瓦至50MW小型模块式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分布式电源应用于光伏微逆变器。
现有技术中,光伏微逆变器的支线电缆设置有接头101,接头101与设置于总线电缆的插座102配合,实现光伏微逆变器与总线电缆的连接,具体的,一个总线电缆上设置有多个插座102,一个光伏微逆变器上设置有一个接头101,多个光伏微逆变器通过对应的接头101与总线电缆连接;为了实现对总线电缆的尾端保护,总线电缆的尾端单独设置保护盖103;当多个光伏微逆变器需要与两根的总线电缆连接时,两根总线电缆需要通过单独设置的连接器104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总线电缆与插座102为一体连接,为了满足不同系统对总线电缆的长度要求,通常将总线电缆的长度做的很长,在实际使用时再对总线电缆进行截取,降低了总线电缆使用的灵活性。
因此,如何提高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的灵活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以提高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适用于分布式电源,包括与总线电缆连接的插座组件和与所述支线电缆连接的插头组件;
所述插座组件包括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连接的第一接线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第一保护外壳和与所述第一保护外壳连接用于将所述总线电缆固定于所述第一保护外壳的第一固定件;
与所述插座组件配合的插头组件包括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连接的第二接线柱、套设于所述第二接线柱的第二保护外壳和与所述第二保护外壳连接用于将所述支线电缆固定于所述第二保护外壳的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接线柱与所述总线电缆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支线电缆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下端连接的第一支撑板;
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第一加长柱;
与所述第一加长柱连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保护外壳的第一端相抵;
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保护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壁;
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加长柱连接的第一加强板。
优选的,在上述总线电缆与支线电缆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护外壳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
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保护外壳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的第一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 下一篇:组合式水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