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3654.0 | 申请日: | 201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泽;陈国海;江波;陈迪安;王惠家;周超;李文;吴小冬;程杨;沈鑫;李浩;李磊;张元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2 | 分类号: | F27B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顶框架 侧墙框架 连接框架 隧道加热炉 底部框架 螺栓连接 出口端 隧道炉 移动炉 炉壳 工业炉技术 中心线对称 装料 安装运输 定向装置 结构型式 新型模块 固定炉 模块式 入口端 共线 节约 制作 | ||
1.一种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框架(1),炉顶框架(2),底部框架(3),连接框架(4),固定炉入料端墙(5),固定炉出料端墙(6),移动炉入料端墙(7),移动炉出料端墙(8),密封装置(9);炉顶框架(2)和连接框架(4)与侧墙框架(1)上部用螺栓连接,炉顶框架(2)与连接框架(4)之间留有10mm的空隙,底部框架(3)与侧墙框架(1)下部用螺栓连接,炉顶框架(2)、底部框架(3)、连接框架(4)三者中心线在与隧道炉中心线必须共线,侧墙框架(1)以隧道炉中心线对称安装;
底部框架(3)与底部框架(3)之间有10mm的安装空隙,侧墙框架(1)与侧墙框架(1)之间也有10mm的安装空隙;
固定炉入料端墙(5)作为隧道炉的入口端墙,下部与底部框架(3)螺栓连接,侧部两边以及上部分边与侧墙框架(1)连接;
固定炉出料端墙(6)下部与底部框架(3)螺栓连接,侧部两边以及上部分边与侧墙框架(1)连接;
固定炉出料端墙(6)与移动炉入料端墙(7)之间安装密封装置(9),密封装置(9)一部分用螺栓固定在固定炉出料端墙(6)上,一部分与移动炉入料端墙(7)螺栓固定;
移动炉入料端墙(7)下部与底部框架(3)螺栓连接,侧部两边以及上部分边与侧墙框架(1)连接;
移动炉出料端墙(8)作为隧道炉出口端墙,下部与底部框架(3)螺栓连接,侧部两边以及上部分边与侧墙框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墙框架(1),炉顶框架(2),底部框架(3),连接框架(4),固定炉入料端墙(5),固定炉出料端墙(6),移动炉入料端墙(7),移动炉出料端墙(8),密封装置(9)都是模块式结构;都是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侧墙框架(1)、炉顶框架(2)、底部框架(3)、连接框架(4)四种框架设计为标准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一个完整的隧道炉壳包括5-30个的侧墙框架(1)、炉顶框架(2)、底部框架(3)、连接框架(4);而固定炉入料端墙(5)、固定炉出料端墙(6)、移动炉入料端墙(7)、移动炉出料端墙(8)、密封装置(9)五种墙都只有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侧墙框架(1)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材质为普通碳钢,钢板上开辊道口孔和烧嘴口孔,上部和下部开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连接框架(4)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炉内部分材质为耐热钢,炉外部分材质为普通碳钢,下部开孔与侧墙框架(1)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固定炉入料端墙(5)、固定炉出料端墙(6)、移动炉入料端墙(7)、移动炉出料端墙(8)都由型钢和钢板组成,都带有水冷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隧道加热炉炉壳,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9)分为两部分,都由型钢和钢板组成,一部分与固定炉出料端墙(6)螺栓连接,一部分与移动炉入料端墙(7)螺栓连接,材质为耐热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36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炉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干燥窑防护隔热面板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