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1255.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6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栾琳;施幕开;侯静;李禹强;黄成;冯伟;安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府新区光启未来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D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廖金晖;郭燕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吊舱 垂尾 牵引 机身 固定翼飞机 旋翼飞机 腹鳍 机翼 推重比 本实用新型 驱动 大推重比 飞行效率 机身腹部 起降系统 牵引系统 续航 高航速 高效性 固定翼 旋翼机 功耗 桨径 螺距 悬停 合理性 继承 航程 保证 融合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上方设有垂尾,机身腹部设有与垂尾相正的腹鳍,机身两侧设有机翼;机翼上设有牵引吊舱,牵引吊舱设有受其驱动的牵引螺旋桨;垂尾及腹鳍上分别固定有起降吊舱,起降吊舱设有受其驱动的起降螺旋桨;牵引螺旋桨的桨径小于起降螺旋桨,螺距大于起降螺旋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无人机,同时兼具小推重比的牵引系统和大推重比的起降系统,极大的降低了功耗、提升飞行效率;既保证旋翼机布局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同时保证固定翼的布局的优点,使得该机融合多旋翼飞机与固定翼飞机的特点,并全部继承了多旋翼飞机起降方便、可以悬停的优点,又继承了固定翼飞机大航程、高航速、可长时间续航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机主要分为旋翼和固定翼两种机型,固定翼飞机具有飞行速度快、航程远及巡航时间长的优点,但其起降对跑到的依赖较强,跑道的长度及质量都会限制固定翼飞机的起降。此外,固定翼飞机起飞后只能控制飞行速度的快慢及转向,无法在空中悬停。旋翼机恰好能拟补固定翼飞机的不足,其起降方式是垂直起降,不依赖跑道,理论上只要大校能够容纳旋翼机的地表均可进行升降,这就使得其应用环境可以应对各种狭小的空间,这一点是固定翼飞机所不能企及的。并且旋翼机能够随时悬停,这对于需要空中完成的作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旋翼机相比固定翼飞机功耗大、风阻强、旋翼的机械效率低,这些因素导致旋翼机无论飞行速度,续航能力以及巡航时间都是致命的缺陷。
随着无人机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内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融合固定翼及旋翼机的新式飞行器,并且做了很多尝试。旋翼机的螺旋桨既要提供机身的升力,又要提供前进的动力,因此,其桨叶的载荷较大,且桨叶侧面迎风,因而旋翼机的桨叶适用于大桨径及小螺距以及低转速;反之,固定翼飞机机身的升力主要靠机翼提供,其螺旋桨主要起到牵引的作用,桨叶本身承受的载荷要低,且桨面迎风,因而,其适用于小桨径、大螺距及高转速。
由固定翼飞机与旋翼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要求不同,二者的融合就要解决动力系统转换的问题。目前较为成功的机型是在四旋翼无人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桨径不便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桨叶变桨来改变桨叶的螺距,以此来实现固定翼飞机与旋翼机动力系统的切换。但这种机型由于只能调整螺距,而无法改变桨径,使得飞机动力系统在起降阶段和飞行阶段均无法达到最佳配比。并且,额外增加的变桨功能导致动力系统结构极其复杂,故障率极高,并且增加了机翼的载荷,限制了翼展。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该机型飞行速度、起降能力、航程以及续航时间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固定翼及旋翼飞机融合效果差、融合前各自优点继承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上方设有垂尾,所述机身腹部与所述垂尾相正的设有腹鳍,所述机身两侧设有机翼;
牵引系统,所述牵引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机翼上的牵引吊舱,所述牵引吊舱设有受其驱动的牵引螺旋桨;
起降系统,所述起降系统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垂尾及腹鳍上的一对起降吊舱,所述起降吊舱设有受其驱动的起降螺旋桨;
所述牵引螺旋桨的桨径小于所述起降螺旋桨,螺距大于所述起降螺旋桨。
所述的无人机,其中,还包括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翼翼中及起降吊舱的尾部。
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牵引吊舱位于所述机翼的翼中。
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牵引吊舱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牵引螺旋桨旋转的牵引电机及用于控制所述牵引电机转速的调速机构。
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起降吊舱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起降螺旋桨旋转的起降电机及用于控制所述起降电机转速的调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府新区光启未来技术研究院,未经成都天府新区光启未来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1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更换的无人机用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及其航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