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料泡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9661.8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D·Z·格吕克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设备发展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2;A47J3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鲁滨;吴鹏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咖啡 液体容器 咖啡饮料 饮料泡制 充装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控制装置 泡制设备 冷咖啡 水循环 研磨粉 插座 倒出 泡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泡制设备。公开了一种冷咖啡泡制设备,其具有液体容器、研磨咖啡容器和底座。底座包括泵、用于泵的控制装置和用于容器的插座。液体容器被充装冷水并且研磨咖啡容器被充装研磨咖啡。泵使水循环通过研磨粉,直至实现所需的泡制水平并产生咖啡饮料。咖啡饮料被收集在液体容器中以倒出或储藏以稍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泡制饮料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制作诸如咖啡的泡制饮料的设备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咖啡通常是通过如下方式而制备的:将热水渗滤过咖啡研磨物,并在下方捕获经过滤的热咖啡饮料;或者使用在容器或通流加热器中加热的水滴注,然后倾倒到研磨咖啡上,并在下方捕获经过滤的热咖啡饮料。在这种传统方法中,经过研磨咖啡颗粒的热水进入磨碎的豆的多孔结构并提取产生独特咖啡风味和香气的有机酸和油。泡制的液体咖啡在一些情况下被分配到杯子中,或者在其它情况下被分配到饮料瓶中并最终从这里被倒入饮用杯中。
虽然传统上使用热水或接近沸腾的水泡制咖啡,但也可以用未加热的水泡制咖啡。最近出现了对冷泡制咖啡的偏好,主要是由于其独特且不同的风味。由于咖啡中包含的许多苦有机酸只能在较高温度下从磨碎的咖啡中提取,所以使用热水或沸水泡制的咖啡的特征在于刺激的辛辣味道。冷泡制咖啡可以避免此问题。随着对冷泡制咖啡的偏好的增加,已经进行了若干冷泡制过程的研发。
传统上通过将咖啡研磨粉浸泡在冷水中12-24小时,然后通过过滤器从咖啡研磨粉中排出提取物来制备冷泡制咖啡。现有技术是将冷水和咖啡在容器中一起混合,允许混合物浸泡,然后通过纱布或其它类型过滤器倒入内容物以将液体咖啡与研磨粉分离。另一种技术包括将冷水和研磨咖啡放入纸袋内,然后用绳子将其捆扎并将该袋放入网袋内以减轻纸袋破裂的可能性,然后将整个组件放入玻璃容器中。当需要从研磨粉过滤咖啡饮料时,使用者将该组件从容器中提起并将其悬挂在另一个容器上方,使得大部分咖啡饮料滴出,然后挤压网袋以压出剩余的饮料。该系统的主要问题是杂乱和繁琐,但是效率也很低。在移除之后在袋内发现未被润湿的咖啡研磨粉并不罕见。
需要提供一种较不杂乱且不太复杂的方式来生产冷泡制饮料如冷泡制咖啡,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果。需要提供一种较不繁琐的用于生产这种饮料的方式,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果。需要提供一种更快的生产此类饮料的方法,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果。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此类饮料的自动化方法,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果。需要一种执行这种自动化方法的设备,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果。当审阅本文包含的公开内容时,进一步的需求和结果将变得显而易见。
相关技术的前述示例和与其相关的限制旨在是说明性的而非排他性的。在阅读说明书并研究附图之后,相关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冷泡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通过强制地使水在研磨咖啡颗粒周围移动以最大化从研磨咖啡中提取有机酸和油来缩短泡制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在于确保在泡制循环结束时在液体咖啡与研磨咖啡之间发生物理分离,从而终止泡制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在于在所有液体咖啡被限制在容器中或者倒入玻璃杯中以便立即食用的情况下结束泡制过程,所述容器可以容易地从器具中取出以储存在冰箱中供稍后食用。
为了实现上述结果,本文公开的设备包括底座、液体容器和研磨咖啡容器。底座包括电动泵和用于电动泵的电控装置。底座具有通过管道互连以提供其间的液体流动的流体连接器,并且可适于在液体连通的流体连接器处接纳容器。通过泵来实现流经连接器的流动。可以在容器和底座的界面处设置阀,以在移除容器时防止泄漏并且在容器被接收时允许流动。咖啡研磨粉容器可具有靠近其底部的第一细网过滤器,以及靠近其顶部的第二可移除细网过滤器。可密封的顶盖可允许在过滤器之间添加和移除咖啡研磨粉,以及清洁容器内部空间和过滤器。研磨粉容器可以适于与泵连通以从液体容器接收水并向其提供泡制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设备发展公司,未经设备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9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