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9263.6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3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马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块 滑条 连接壳 滑轨 上下分离 联动杆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通讯 接口装置 联动框 按压 横向开设 开口水平 平行设置 水平设置 贴合设置 封闭盖 滑轮卡 右端面 撑开 滑出 滑开 滑口 滑块 滑轮 左端 遮挡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中间位置左侧水平设置有接线块且接线块的开口水平向右,所述接线块的上下侧平行设置有滑轨,所述接线块的左端上下侧均设置有滑轮且滑轮卡在对应侧的滑轨内,所述滑轨上横向开设有第一滑口,所述连接壳右端面上下侧贴合设置有滑条且滑条对称处于接线块的上下侧。本实用新型联动框受到外力向左按压时,联动框向上下两侧撑开第二联动杆,则第二联动杆带动上下侧的滑条上下分离滑块,从而使得遮挡在接线块右端的封闭盖同步上下分离开,而滑条上下分离滑开过程中,滑条通过第一联动杆拉动所连接的接线块,则接线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并且沿着滑轨向右滑出连接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通讯用接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通讯线主要是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交流的导线,一般通讯线都是通过线体本身设置的插头插入计算机和交流设备上的接口处,实现连接;
一般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计算机通讯用接口都是外露敞开在连接壳体的外部的,方便接线插线,但是这样也使得接口处容易进入异物,并且容易遭受到外部因素的破坏,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计算机通讯用接口都是外露敞开在连接壳体的外部的,方便接线插线,但是这样也使得接口处容易进入异物,并且容易遭受到外部因素的破坏,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中间位置左侧水平设置有接线块且接线块的开口水平向右,所述接线块的上下侧平行设置有滑轨,所述接线块的左端上下侧均设置有滑轮且滑轮卡在对应侧的滑轨内,所述滑轨上横向开设有第一滑口,所述连接壳右端面上下侧贴合设置有滑条且滑条对称处于接线块的上下侧,所述连接壳上下侧均竖直开设有第二滑口,所述滑条通过滑块活动交接在第二滑口内,所述滑条远离接线块的端头与接线块左端头对应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杆且第一联动杆两端分别通过铰链活动交接着接线块和滑条,同时第一联动杆穿过第一滑口和第二滑口,所述滑条在靠近接线块的端头处固接有封闭盖且封闭盖遮挡在接线块的右侧端口处,所述封闭盖的右侧竖直设置有联动框,所述联动框的上下端头分别与上下侧所述滑条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杆且第二联动杆两端分别通过铰链连接着联动框和滑条。
优选的,所述滑条与连接壳的贴合端面设置有光滑铁片。
优选的,所述封闭盖与接线块右端头之间的间距大于封闭盖的上下宽度。
优选的,所述封闭盖中间对接端设置有卡口。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左侧竖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固接着滑块,另一端固接着第二滑口远离接线块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联动框右侧上下端均固接有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联动框受到外力向左按压时,联动框向上下两侧撑开第二联动杆,则第二联动杆带动上下侧的滑条上下分离滑块,从而使得遮挡在接线块右端的封闭盖同步上下分离开,而滑条上下分离滑开过程中,滑条通过第一联动杆拉动所连接的接线块,则接线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并且沿着滑轨向右滑出连接壳;
2、本实用新型滑出的接线块连接通讯线插头后,再松开联动框,由于滑条上下分离滑开时,通过滑块压缩所连接的弹簧,则弹簧产生回弹力,便于滑条带动封闭盖复位,最终依靠卡口卡在通讯线插头处,使其稳固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通讯用接口装置右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9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