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爆毒灾害环境模拟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98379.8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付明;陈先锋;李乾;张英;李亚运;郑昕;翁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洪琴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灾害环境 模拟实验系统 发生装置 环境发生装置 火灾高温 爆炸冲击波 本实用新型 发射装置 复合 个体防护 技术需求 模拟系统 人民生命 人体损伤 人员选用 实验环境 应急装备 冲击波 复合性 试验段 危化品 灾害 安全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灾害环境模拟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爆毒灾害环境模拟实验系统,该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设置在管路一端的爆炸冲击波发生装置、设置在管路中部的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设置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处的管路作为模拟实验系统的试验段。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性的灾害实验环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路上爆炸冲击波发生装置、火灾高温发射装置、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从而模拟冲击波、有毒物质、高温的复合灾害环境,为研究火爆毒复合灾害环境下的人体损伤机理及个体防护技术需求,为危化品从业人员选用适当的应急装备提供指导,最终达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环境模拟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火爆毒灾害环境模拟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可抗的环境因素,容易发生危化品泄露事故。若危化品自身具有可燃性的特点,泄露过程中极易形成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复合灾害环境。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公开的一种火灾环境中人体烧伤死亡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申请号:CN201610298559.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公开的用于爆炸冲击波环境下的体外人工鼓膜测试装置(申请号: CN201120063412.1)。以上系统与方法用于研究单一灾害环境下人体损伤机理及伤害严重程度评估。
现有的个体防护技术基于单因素致伤机理的研究,不能满足复合灾害环境下个体防护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爆毒灾害环境模拟实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爆毒灾害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设置在管路一端的爆炸冲击波发生装置、设置在管路中部的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设置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处的管路作为模拟实验系统的试验段。
优化的,所述管路的尾部设置有消波装置。
优化的,所述管路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滑轨上,支撑结构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移动部件。
优化的,所述爆炸冲击发生装置设置在管路的驱动段上,驱动段后方设置被驱动段,驱动段和被驱动段通过夹膜结构连接,所述爆炸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段一端的点火机构、设置在驱动段另一端的夹膜机构和填充在驱动段内的爆炸物料,所述夹膜结构机构内设置有泄爆膜。
优化的,所述驱动段上游端通过盲板法兰密封,点火机构设置在驱动段管道上靠近盲板法兰处。优化的,所述被驱动段和试验段之间设置有喇叭状的扩张段,所述驱动段、被驱动段、扩张段靠近被驱动段的一端的内径相同,所述扩张段远离被驱动段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被驱动段一端的直径。
优化的,所述火灾高温发生装置和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相对设置,所述试验段上设置有辐射板安装法兰和毒气配送法兰,火灾高温发生装置为固定在辐射板安装法兰上的辐射板,有毒气体/颗粒环境发生装置为毒气配送法兰外接的实验用气体补充部件。
优化的,所述试验段后端设置消波段,消波段内部设置消波装置,所述消波装置包括消波板,所述消波板垂直于气流传播方向的设置在消波段内,所述消波板上设置有供气流穿过的多个栅格孔,所述消波板的边缘侧面贴合在消波段的内侧壁。
优化的,所述消波装置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与气流传播方向平行,所述消波板为多块,多块消波板依次固定在固定杆上。
优化的,固定杆上从靠近试验段的消波板到远离试验段的消波板上的栅格孔直径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8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