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判定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97991.3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刘晓玲;常镪;付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经济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 地址: | 571127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式装置 温感器 判定 主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输送装置 信号连接 成孔 置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判定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温感器、主控制器和用于将温感器置入成孔中的输送装置,每个温感器与主控制器信号连接。该用于判定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精准、快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在成孔灌砼时用于判定实际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基施工中,经常需要向成孔内灌注混凝土,所述成孔是指由钻孔、冲孔、爆扩、沉管、人工等方式施工成的孔,灌砼的过程一般是用一根注浆管插到成孔的底部,然后从下往上灌浆,此时混凝土液面会由下往上翻。
在实际施工中遇到土体较软时,经常需要在钻孔的同时进行泥浆护壁,这就形成了孔内的泥浆层,而孔壁碎土掉落以及孔内存在的其他杂质如砂等会形成浮浆层,也就是说,在灌砼的过程中,成孔内就会客观的存在三层不同的物质,即底部的混凝土层、中部的浮浆层以及上部的泥浆层。
现有技术向成孔灌砼时,客观存在一个技术难题,即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精确判定实际灌砼高度是否到达设定标高。如利用重锤和测绳的测量方式,将重锤系在测绳下端并将重锤垂落入成孔中,并将测绳缓慢下放,在理想状态下,重锤会依次穿过泥浆层和浮浆层,并最终到达混凝土层与浮浆层的分界面上,且被混凝土层完全顶托起来,导致测绳松弛无法继续下放,这样,工人就可以根据手感,判断重锤已经到达灌砼高度,随后轻微上提测绳使其绷直并读取此刻测绳的长度,即可获得实际灌砼高度,最后将测得的实际灌砼高度与设定标高进行比对,进而判断是否灌砼到位。但实际施工中发现,随着浮浆层深度增大,粘度也增大后,现有技术的重锤可能无法顺利穿越浮浆层,而是被浮浆顶托悬停起来,这样,现有技术的重锤甚至无法到达混凝土层,故无法判断实际的灌砼高度;况且,即便重锤顺利到达了混凝土层,仅仅依赖工人的经验、测绳松弛度和下放的具体手感来判断,人为因素干扰太大,极不精确。当然还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总灌注量除以钻孔的截面积,来大致获得一个灌砼高度,但上述换算方式精确度太低,而且由于扩孔的存在,成孔孔径不一致导致难以估算,无法指导实际施工。
所以,现有技术普遍采取超灌一定高度如1米的方式进行施工,比如设定灌砼的标高为9米,就需要灌注到10米,以确保灌砼充分,进而保证成桩质量,但超灌必然会造成砼料的浪费,导致成本增加,也不符合节能环保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准、快速、方便的用于判定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判定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温感器、主控制器和用于将温感器置入成孔中的输送装置,每个温感器与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采用以上的用于判定灌砼高度是否到位的温控式装置及利用上述测量装置来测量实际灌砼高度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装置的判定原理为:混凝土遇水化热,且一段时间后混凝土层温度会达到一个峰值,这样,混凝土层与浮浆层、泥浆层等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温差。所以,随着灌砼的进行,混凝土上翻,会先接触到位置低的第一个温感器,使第一个温感器快速升温到达峰值,故人们通过观测该温感器就能获取到峰值,而当第二个位置高的温感器也到达峰值,我们可以笃定的判断,混凝土面到达第二个温感器的高度,将第二个温感器安装到设定高度,就可以精确判定,实际灌砼高度到达了设定标高。上述装置,操作方便,测量精准,且反馈速度快,解决了一直困扰行业内技术人员多年的精确判定实际灌砼高度的技术难题。
输送装置优选为,它包括一根硬质顶杆,各个温感器固定在顶杆上,每个温感器与主控制器经数据线连接。该结构简单,制备方便,而且操作也方便,只需要手持顶杆将其下放到孔中,并将顶杆固定在孔口,且根据顶杆的刻度确定第二个温感器到达设定标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经济学院,未经海口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能够精确调平的荷载试验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