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盐煅烧用窑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97802.2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绿时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A23L27/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软件园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齿轮 炉门 门框 啮合 本实用新型 升降组件 驱动杆 转动轴 窑炉 竹盐 煅烧 燃烧室 电机 链条 主动齿轮啮合 电机驱动 滑移连接 炉门开启 内部中空 位于炉体 主动齿轮 固定的 炉体 窑车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盐煅烧用窑炉,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门框、与门框滑移连接的炉门、内部中空用于放置窑车的炉体以及位于炉体远离炉门一侧的燃烧室,门框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门框顶部的电机、受电机驱动而转动的驱动杆、固定在驱动杆远离电机一端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一端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另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炉门顶部一侧并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链条以及固定连接在炉门顶部另一侧并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链条。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炉门开启耗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竹盐煅烧用窑炉。
背景技术
竹盐,是将日晒盐装入三年生的青竹中,两端以天然黄土封口,以松树为燃料,经1000℃~1500℃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工业上通常采用窑炉和窑车来生产竹盐,将盛满盐的青竹放入窑车中,将窑车推送入窑炉中进行反复煅烧,从而得到品质上乘的竹盐。
目前,公告号为CN2020024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卧式气氛窑炉炉门结构,包括轴套、拉簧、炉门、炉门卡锁和压簧,所述轴套与炉门轴之间的连接为键槽移动式铰链连接,所述炉门为两块钢板精磨贴合而成,所述轴套的内孔为短键槽结构,所述炉门左侧设置有拉簧,炉门右侧设置有压簧和炉门卡锁。该方案通过使炉门轴在轴套的内孔中作前后移动,从而使得炉门以任意角度打开。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炉门本身较为笨重,采用推拉式的开闭门方式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盐煅烧用窑炉,其具有降低炉门开启耗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盐煅烧用窑炉,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门框、与门框滑移连接的炉门、内部中空用于放置窑车的炉体以及位于炉体远离炉门一侧的燃烧室,所述门框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门框顶部的电机、受电机驱动而转动的驱动杆、固定在驱动杆远离电机一端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一端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且与驱动杆平行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另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炉门顶部一侧并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链条以及固定连接在炉门顶部另一侧并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链条,所述门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储放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储链筒,所述门框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为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换向的转向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门框顶部固定连接带有驱动杆的电机,在驱动杆上固定连接主动齿轮,在转动轴一端固定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在转动轴另一端固定与第一链条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和与第二链条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启动电机,使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分别带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转动,以此将炉门提升至一定的高度,从而降低了炉门开启时的耗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靠近炉门的一侧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门框高度方向一致的滑槽,所述炉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门框的侧壁上开设与炉门两侧的滑块滑移配合的滑槽,在炉门上升的过程中,为炉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炉门歪斜或摇晃,从而避免影响炉门的升降效果,以此降低炉门开启时的耗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地面上固定连接有经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滑槽内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滑块底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柱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槽的底部开设便于导向柱通向滑槽内部的通孔,在导向柱上环绕设置减震弹簧,在滑块底部开设容纳导向柱的容置槽,由于炉门较为笨重,当滑块滑移至滑槽底部时,减震弹簧的设置有效降低了炉门对门框的冲击,以此降低了门框对地面的冲击,从而避免门框以及地面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绿时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绿时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焊补机使用的混料器
- 下一篇:一种防卡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