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7603.1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峰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B90/00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架 支架 滑动通道 本实用新型 血栓 划伤 血管 长度方向设置 血管内壁 脑缺血 栓装置 血管壁 滑动 并发症 内圈 贴壁 捕获 成功率 捕捉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其包括外圈设置的保护架和内圈设置的取栓支架;所述保护架套装在所述取栓支架外侧用于将血栓贴壁并建立通道;所述保护架内部沿血管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通道;所述取栓支架可沿保护架轴向往复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通道内,用于捕获血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由于取栓支架在滑动通道内移动,不与血管壁直接接触,所以多次捕捉也不会划伤血管内壁,在提高取栓成功率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由于划伤血管和脑缺血时间过长导致的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动静脉血管内急性取栓手术的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急性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和致残的第一位。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人,脑卒中幸存者约650万人,全国每年用于脑卒中的直接费用超过200亿元,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患者的8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旦发生,如何快速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清除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溶栓药物溶解血栓;第二,通过机械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第一种方式通过药物溶栓,这种方式治疗时间窗窄、再通率低、出血风险高,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取栓装置直接将血栓取出,该方式可快速开通血管,因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
现有的取栓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3379185U公开的“颅内血栓取出装置”,该颅内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可径向胀缩的取栓支架,使用时,将取栓支架置于微导管中,取栓支架与一导丝相连,将微导管送到血栓位置,然后移走微导管,取栓支架在没有微导管的限制下释放并嵌入到血栓中,形成与血栓间的固位力,然后拉动导丝,将取栓支架由血管中取出,血栓也随取栓支架由血管中取出,完成取栓过程。这种常规的取栓方式,取栓支架与血栓之间的固位力是取栓是否成功的关键
而单独的取栓支架固位力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在支架由栓塞部位退出体外过程中,由于血管的弯曲和血管直径的不断变化,造成取栓支架直径,网眼发生改变,进而造成支架固位力的改变,加之血流的冲击和与血管壁的摩擦以及血栓不稳定的特性,使得血栓极易脱落造成取栓失败。当然除了脑部,人体其他部位或者组织器官中发生血栓同样是非常危险的,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通过机械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
而现在的急诊取栓手术取栓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原因在于现有取栓支架整体与血管壁直接接触,在来回的释放和回拉的过程中容易损伤血管壁,造成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现有手术器材完成一次抓捕动作后,抓捕器材必须全部撤出体外,再造影判断血栓是否被全部成功抓捕,如果没有全部成功抓捕,血管没有再通,需要重新上器械,再次抓捕。故此会浪费很多时间,而取栓手术中,时间就是大脑,即使在时间窗内,也需要尽快开通血管。而超过规定时间窗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几乎是无法接受的,故此需要一种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栓的成功率较低,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或者并发症概率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外圈设置的保护架和内圈设置的取栓支架;
所述保护架套装在所述取栓支架外侧;
所述保护架内部沿血管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通道;
所述取栓支架可沿保护架轴向(血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通道内,用于捕获血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峰,未经王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胆结石气囊取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胆道镜取石的伞状网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