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97133.9 | 申请日: | 2018-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钱荣;钱华;严康;陈晶晶;窦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31/02;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丽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传感器 避雷器 避雷器监测装置 电性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数模电路 电线电性 相位差 采样 母线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雷器监测装置在采样时获得的相位差精确度不够的问题。该避雷器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三电流传感器和第一数模电路;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第一数模电路电性连接,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避雷器电性连接,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二避雷器电性连接,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三避雷器电性连接,第一避雷器、第二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分别与母线的三相中的一相电线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在线监测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避雷器监测系统都是通过阻性电流来判断避雷器的好坏,计算阻性电流时需要获得避雷器泄露电流与避雷器所在母线电压的相位差,因此,获得精确相位差是阻性电流计算精度的重要保证。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该功能,大都需要三台以上的设备,通过采用的方式是每一台设备中均放置有两个电流传感器,其中一个电流传感器作为参考项采集公用电源220V的幅值和相位,为采集控制单元提供计算对比数据,另一个电流传感器作为测量项测量ABC三相中某一相的电流或同时采集母线ABC三相电压某一项的电压。然而两个电流传感器由于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避雷器监测装置中工作,两者对于相位的采样并不是同时采集的,造成计算出来的相位差的精确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避雷器监测装置在采样时获得的相位差精确度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避雷器监测装置在采样时获得的相位差精确度不够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第三电流传感器和第一数模电路;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数模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避雷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二避雷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三避雷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避雷器、所述第二避雷器和所述第三避雷器分别与母线的三相中的一相电线电性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还包括第四电流传感器;所述第四电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的内部,所述第四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模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市电电线电性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主控单元和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数模电路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模电路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和采样控制电路;所述采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采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和所述第三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模电路还包括第四电路;所述第四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采样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采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监测系统,所述避雷器监测系统包括:母线电压监测装置和如上所述的避雷器监测装置;所述母线电压监测装置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个电压互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母线电压监测装置的第四输入端与市电电线电性连接,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市电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电压互感器中的一个电压互感器与母线的三相中的一相电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