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5476.1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5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越;汪菲菲;田丰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触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47 | 分类号: | F04B45/047;A61B5/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排气装置 压电振子 上壳体 微小型 血压计 本实用新型 电子血压计 被动阀 出口阀 排气端 入口阀 下壳体 隔膜 微型化 充气装置 排气装置 驱动元件 单向阀 上端 下端 充气 排气 断电 通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包括:下壳体、压电振子、入口阀、出口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排气端、隔膜,其中:所述下壳体、压电振子、入口阀、出口阀和上壳体的下端构成电子血压计的充气装置;所述上壳体上端、隔膜和排气端构成电子血压计的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微小型血压计充排气装置可以实现通电充气与断电排气,同时该装置采用压电振子作为驱动元件,与传统具有单向阀的充排气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压计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子血压计主要采用电磁隔膜泵原理进行加压,所采用的隔膜泵至少包括往复运动隔膜、电机或电磁铁,作为血压计的主要机械驱动部件,其在小型化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随着第三代的便携式腕带血压计的出现,充气装置难以小型化已成为制约产品发展与用户体验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电子血压计充排气装置难以小型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该充排气装置可以实现通电充气与断电排气的功能,利用压电材料构成的压电驱动隔膜作为动力源,在压电驱动力的作用下将气体从输气通道吸入并从排气孔压出。该装置采用压电振子作为驱动元件,与进、出口阀相结合形成气体泵送能力,相比较结合压电振子与特殊流道实现气体泵送能力的装置,具有输出压力高,相比较传统具有单向阀的充排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的能够更好的满足第三代血压计的小型化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包括:下壳体、压电振子、入口阀、出口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排气端、隔膜,其中:所述下壳体上布置有第一圆形沉槽,所述第一圆形沉槽底面上布置有第二圆形沉槽,所述第二圆形沉槽底面上布置有通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压电振子由压电陶瓷片粘贴在圆形基板上构成且布置在第一圆形沉槽处,所述入口阀和出口阀分别布置在通气孔和出气孔处,所述上壳体下表面布置有与侧壁面连通矩形沉槽的进气通道和圆形沉槽的过流通道,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上布置带有圆形沉槽的隔膜沉槽,所述隔膜沉槽底面上布置带有圆形沉槽的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与过流通道连通,所述上壳体的侧面布置带有凸台的输气孔且与输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通气孔上的入口阀相对,所述过流通道与出气孔上的出口阀相对,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下端密封安装,所述带有减压孔的隔膜布置在所述隔膜沉槽中,所述减压孔直径远小于其余各过流截面使得其两侧有明显的压差,所述排气端上布置带有圆形沉槽的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内侧布置带有凸台的排气孔,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排气端密封安装。
工作时,输气孔与气囊连接。在压电振子的两极施加交变电压,使得压电振子产生周期性的弯曲变形,当压电振子向下时,第二圆形沉槽与压电振子构成的泵腔体积变大,泵腔气压降低,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使得入口阀打开,气体进入泵腔;当压电振子向上时,泵腔体积变小,泵腔内气体受到压缩,气压升高,使得出口阀打开。当压电振子通电时,气体从出口阀排出,由于减压孔的作用,隔膜与输气通道构成的充气腔压力大,排气腔压力小,在压差的作用下,隔膜堵住排气孔,气体流过输气通道,进入输气孔,向电子血压计的气囊充气;当压电振子停止施加电压时,泵腔内气压降低,出口阀关闭,气囊内及充气腔剩余的气体通过减压孔进入排气腔,在压差的作用下,隔膜与排气孔的端面存在间隙,血压计气囊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中上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触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触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5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式气体增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