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能环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4260.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刘涛;孟德奇;班永;吴伟良;周海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环 燃气灶 上表层 本实用新型 热效率 保温层 层叠设置 高温烟气 灶具技术 有效地 锅具 换热 阻挡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环及燃气灶,涉及灶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燃气灶热效率不高的问题而设计。该聚能环用于燃气灶,包括第一上表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表层下方的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与所述第一上表层层叠设置。该燃气灶包括上述聚能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能环及燃气灶有效地阻挡了热量向下方和聚能环周围的传递,从而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换热时间,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能环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烹饪过程中重要的厨房电器,而燃烧器则是燃气灶实现烹饪目的的重要装置。随着社会对节能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为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行业内普遍从燃烧器本身的结构考虑如何实现热效率的提升,以达到节能目的。但是,这种主动提升热效率的方法已经很难突破当前技术的瓶颈,热效率提升的幅度很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环,以解决现有燃气灶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能环,用于燃气灶,包括第一上表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上表层下方的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与所述第一上表层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下表层,所述第一上表层与所述第一下表层相互扣合形成封闭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保温层填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层的材质为保温棉。
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环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聚能底盘,所述聚能环的外沿自下至上向外延伸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聚能底盘与所述外沿之间适于将高温烟气导出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自下至上向外延伸倾斜。
本实用新型聚能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该聚能环进行烹饪时,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聚集在锅具与聚能环的第一上表层之间,对锅具的底部进行持续换热。通过在第一下表层下方设置与其相层叠的第一保温层,有效地阻挡了热量向下方和聚能环周围的传递,从而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换热时间,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同时,第一保温层对热量的阻挡作用,还使得炉腔内的温度得以提高,炉腔内温度的提高会对烹饪过程中所补充的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进行预热,使得参与燃烧的空气为热态空气,有效地降低了因冷空气参与燃烧而导致的热量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
此外,这种通过在聚能环中设置第一保温层以实现热效率被动提升的方式,结构简单,设置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以解决现有燃气灶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锅架、燃烧器和上述聚能环。
所述锅架支撑在所述燃气灶的灶具面板上,包括锅架底圈及固设于所述锅架底圈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所述聚能环嵌设于所述锅架底圈中,且所述聚能环的外沿搭接在所述锅架底圈上。
所述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燃气灶的底壳上,并自所述锅架底圈和所述聚能环的聚能底盘中伸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聚能环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连接在所述燃烧器上。
所述接水盘包括靠近所述聚能环设置的第二上表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表层下方的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与所述第二上表层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还包括第二下表层,所述第二上表层与所述第二下表层相互扣合形成封闭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保温层填充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温层的材质为保温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4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