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瓶和多泵的制品和用于该制品的按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4103.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部 按钮 按钮组件 泵壳 按压 支承基体 本实用新型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支承构件 泵头 支承 容纳 承载构件 容纳杆 容纳腔 支承杆 外壁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多瓶和多泵的制品和用于该制品的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和支承按钮的泵壳,泵壳覆盖和容纳多泵的泵头。多泵包括两个泵,按钮包括杆部和支承构件,泵壳包括支承和容纳按钮的杆部的支承基体和围绕支承基体的外壁。支承基体包括:容纳杆部的容纳腔,使得杆部能够朝向两个泵的泵头按压;支承杆部的支承构件的承载构件,使得杆部能够相对泵壳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杆部能够按压两个泵中的一个泵,在第二位置,杆部能够按压两个泵中的另一个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采用上述按钮组件的具有多瓶和多泵的制品,由此解决了现有双按钮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更符合体验需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多瓶和多泵的制品和用于该制品的按钮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容纳两种不同物质的双管制品,采用双泵分别控制两种不同物质从各自的管中排出。现有日化市场上采用两个按钮分别控制双泵,使用起来不方便,影响使用体验感。而且在使用中容易在按压其中一个按钮时候会触碰到另外一个按钮,导致不需要的物质也从在管中排出。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双瓶双泵容器的按钮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此设计出一种单按钮双泵体的结构,例如可移动按钮,可以在两个泵头间移动,到达泵头位置后可以按压其中一个按钮,从而挤出原液,按钮移动到另一边,按压按钮可以出液。由此解决了现有双按钮的问题,使用方便,更符合体验需求,可移动按钮解决了双按钮组装和使用中的不便。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多瓶和多泵的制品的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和支承所述按钮的泵壳。其中所述泵壳覆盖和容纳所述多泵的泵头,所述多泵包括至少两个泵,所述按钮包括杆部和支承构件。所述泵壳包括支承和容纳所述按钮的所述杆部的支承基体和围绕所述支承基体的外壁。其中,所述支承基体包括:
容纳所述杆部的容纳腔,使得所述杆部能够朝向所述两个泵的所述泵头按压;以及
支承所述杆部的支承构件的承载构件,使得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泵壳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杆部能够按压所述两个泵中的一个泵,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杆部能够按压所述两个泵中的另一个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较佳地,还包括止挡构件,使得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转移位置中不能离开所述泵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较佳地,所述按钮为移动按钮;所述杆部的容纳腔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和在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之间的第一承载腔,当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杆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当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杆部位于所述第二腔,当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一承载腔时,所述泵壳的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杆部的支承构件接合,从而支承所述杆部,同时,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泵壳横向移动;所述杆部的支承构件包括周向环绕所述杆部的至少一部分凹陷的第一支承凹部,所述泵壳的所述承载构件包括突伸到所述第一支承凹部内的第一承载突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承凹部为周向环绕所述杆部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承载突起包括所述支承基体的在所述第一承载腔两侧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为转动按钮;所述杆部的容纳腔包括第三腔、第四腔和在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四腔之间的第二承载腔,当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杆部位于所述第三腔,当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杆部位于所述第四腔,当所述杆部在所述第二承载腔时,所述泵壳的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杆部的支承构件接合,从而支承所述杆部,同时,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泵壳转动;
所述杆部的支承构件包括周向环绕所述杆部的一部分凹陷的第二支承凹部或突伸的支承突起,所述泵壳的所述承载构件包括突伸到所述第二支承凹部内的第二承载突起或容纳所述支承突起的承载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4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