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区间的排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93214.1 | 申请日: | 2018-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志;叶健;杨伟帅;胡世东;高国忠;乔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F17/00;F04B37/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坑 地铁区间 控制箱 吸水管路 真空机组 排水装置 吸水口 低点 真空排水装置 隧道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常规措施 防腐处理 较低位置 区间结构 使用寿命 吸水效果 有效解决 真空管路 一体化 道床 泵站 密封 嵌入 积水 排水 铺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区间的排水装置,包括,集水坑、一体化真空机组和设置在地铁区间内的控制箱、吸水管路和多个真空管路;集水坑设置在隧道低点道床上,控制箱接收集水坑内信息,并控制一体化真空机组;吸水管路的一侧密封嵌入集水坑下部的吸水口,吸水管路的另一侧沿隧道外侧铺设与真空机组连接。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真空排水装置,有效解决了地铁区间局部低点积水而常规措施无法排除的问题。集水坑相对较浅,不会对区间结构造成破坏;吸水口设置在集水坑较低位置,能够保证吸水效果;地铁区间内仅设有控制箱和管路,具有较低的安全隐患,且控制箱和管路进行了防腐处理,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该装置特别适用于未设置区间泵站的区间排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地铁区间使用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铁区间设计工程中,排水装置传统做法是结合区间联络通道设置废水泵站,但随着大型城市地铁线路日趋增加,为了地铁换乘需要,会出现长度小于600米的区间,该区间往往不需设置联络通道,于是区间排水只能在最低点设置局部集水坑并在坑内设置小型潜污泵,实践证明该排水方式排水效果不佳,且潜污泵设置在轨道下容易腐蚀,极易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抽水效果,且能够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的适合地铁区间使用的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区间的排水装置,包括,集水坑、一体化真空机组和设置在地铁区间内的控制箱、吸水管路和多个真空管路;所述集水坑设置在隧道低点道床上,所述控制箱接收集水坑内的信息,并控制一体化真空机组;所述吸水管路的一侧密封嵌入集水坑下部的吸水口,吸水管路的另一侧沿隧道外侧铺设与真空机组连接。
所述吸水管路上安装有单向电磁阀。
所述真空管路包括防回流管路、传输管路和泄空阀;所述防回流管路和传输管路交替设置,所述泄空阀设置在防回流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真空排水装置,有效解决了地铁区间局部低点积水而常规措施无法排除的问题。集水坑相对较浅,不会对区间结构造成破坏;吸水口设置在集水坑较低位置,能够保证吸水效果;地铁区间内仅设有控制箱和管路,具有较低的安全隐患,且控制箱和管路进行了防腐处理,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该装置特别适用于未设置区间泵站的区间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排水装置示意图。
图中:
1. 集水坑 2. 控制箱 3. 吸水管路 4. 真空管路 5.一体化真空机组
6. 防回流管路 7. 传输管路 8. 泄空阀 9. 单向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地铁区间的排水装置,包括,集水坑1、一体化真空机组5和设置在地铁区间内的控制箱2、吸水管路3和多个真空管路4;集水坑1设置在隧道低点道床上,集水坑内设置有吸水口;所述控制箱2接收集水坑1内的信息,并控制一体化真空机组5;所述吸水管路3的一侧密封嵌入集水坑1下部的吸水口,吸水口可设置在较低位置,保证吸水效果,吸水管路3的另一侧吸水管路3的另一侧沿隧道外侧铺设,最终接至位于地铁车站站台层端头的真空机组5连接,至此集水坑内的水排出区间。所述吸水管路3上安装有单向电磁阀9。
控制箱2内集成液位监控装置、阀门监控装置、报警装置以及真空泵站联动装置,液位监控装置监控集水坑1内的三个液位,分别为低液位,高液位以及超高液位;所述真空管路4包括防回流管路6、传输管路7和泄空阀8。防回流管路6和传输管路7交替连接,泄空阀设置在防回流管路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3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