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管道输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2323.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树林;李剑锋;李申鹏;李剑勇;聂正华;赵承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模块 中央控制处理模块 输送模块 流量计 数据输出模块 调水系统 监控系统 阀门组 数据传输介质 数据发送装置 数据接收装置 应急供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 时间计时器 水池出水口 中央控制站 阀门开度 输出模块 报警器 控制器 压力计 液位计 整合 水池 电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距离管道输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输送模块、中央控制处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输出模块整合在一起,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水池内的液位计、设置在水池出水口的第一流量计、设置在管道内的压力计、设置在阀门组上的阀门开度计、设置在管道内的第二流量计和系统时间计时器;所述数据输送模块包括设置在各站的数据发送装置、数据传输介质和设置在中央控制站的数据接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处理模块包括电脑和各控制器;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阀门组、报警器和应急供电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输送模块与中央控制处理模块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输送水资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管道输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目前国家积极推广运用的节能减排和环保项目,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项目,是企业实施项目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费用成本的重要举措。
目前在管道输水系统中,特别是在长输管道、大管径、大流量、压力大、高扬程输水系统中,对输水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设计要求必须是必须能监视长距离输水管线的输水过程实时状况,并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可以实现多项安全报警和无人值守的实时监测,同时具备对水流进行控制调节的作用,使管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发明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自动控制监控系统,对管道输水系统中具有不可限量的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距离管道输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监控系统,旨在对长距离输水管线站中的多级或单级泵组、水池、管线等的各种参数,比如:液位、管道压力、流量、阀门开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采集和集中显示,实现多项安全报警和无人值守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长距离管道输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输送模块、中央控制处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输出模块整合在一起,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水池内的液位计、设置在水池出水口的第一流量计、设置在管道内的压力计、设置在阀门组上的阀门开度计、设置在管道内的第二流量计和系统时间计时器;所述数据输送模块包括设置在各站的数据发送装置、数据传输介质和设置在中央控制站的数据接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处理模块包括电脑和各控制器;所述输出模块包括阀门组、报警器和应急供电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输送模块与中央控制处理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阀门站、水池和管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输送模块中的数据传输介质根据传送的距离选择光缆或互联网。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中的报警器设置在各站。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中的应急供电设备与泵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处理模块设置有集中数据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拥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对如本站停电等突发情况实现精准控制;
2、对突发情况进行预判,提前采取必要措施,降低了设备的损害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3、对泵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
5、使用了4G 的通信手段可以方便的假设临时或永久的数据监测点;
6、保障了管道输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及劳动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2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智能光谱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保护建筑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