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宿舍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1215.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3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罗代建;陈嘉翼;石宇;张丽君;周祥东;程俊;徐华泽;彭敏;蔡馨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7/00;G07C9/37;G07C9/38;G07C9/20;G07C9/27;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主体 本实用新型 可充电电池 门禁系统 插杆 人脸识别装置 指纹板 插槽 盲孔 锁柱 控制电源电路 便于携带 便于移动 人脸识别 室内电路 丝杠电机 倒T形槽 方形槽 体积小 导通 门框 人脸 丝杠 通孔 电量 电源 停电 宿舍 占用 脱离 保证 | ||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宿舍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门主体(9)、指纹板(22)、丝杠(20)、丝杠电机(19)、方形槽(18)、倒T形槽(17)和主机(29);
所述门框(1)的一侧开设插槽(2),插槽(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第一盲孔(3),两个第一盲孔(3)的中心线共线,每个第一盲孔(3)内固定安装线圈,线圈分别同时与电源电路连接,上方的第一盲孔(3)的顶面固定连接压簧(4)的上端,压簧(4)的下端固定连接插杆(5)的上端,插杆(5)的下端位于插槽(2)内,下方的第一盲孔(3)的底面固定连接同样的压簧(4)的下端,压簧(4)的上端固定连接同样的插杆(5)的下端,插杆(5)的上端位于插槽(2)内,插杆(5)均为金属材质,插杆(5)能够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第一盲孔(3)内,插槽(2)的内侧上下两部分别开设第二盲孔(6),每个第二盲孔(6)的内端固定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均与电源电路连接,每个第二盲孔(6)内活动安装压杆(7),压杆(7)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第二盲孔(6)水平滑动,压杆(7)的内端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触点开关接触配合,每个压杆(7)的顶面和底面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拉簧(8)的一端,拉簧(8)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二盲孔(6)的内壁外侧;
所述门主体(9)上固定安装门锁,门锁的外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锁柱(10),锁柱(10)能够分别同时插入至插槽(2)内,且锁柱(10)的外端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压杆(7)的外端接触配合,锁柱(10)的顶面分别开设通孔(11),通孔(11)均与插槽(2)内部相通,且通孔(11)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一盲孔(3)的中心线共线,插杆(5)能够分别同时插入至对应的通孔(11)内,门锁上设有人脸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朝向上前方,人脸识别装置与电源电路连接;
所述指纹板(22)上端面设置有指纹按压片(16)和液晶显示屏(21),所述指纹板(22)下端面设置有倒T形滑块(24),所述倒T形滑块(24)在倒T形槽(17)中滑动,所述倒T形槽(17)设置在所述门主体(9)的右侧,所述倒T形滑块(24)中心部分设置有丝杠孔(23),所述丝杠在丝杠孔(23)中旋转滑动,所述丝杠下端连接有丝杠电机(19),所述丝杠电机(19)放置在所述方形槽(18)中,所述方形槽(18)设置在倒T形槽(17)下面;所述指纹板(22)上端设置有遮挡沿(28);
所述主机(29)分别电连接有性别识别模块(30)、人脸图像数据库(31)、身份证识别模块(32)、报警模块(33)、人脸质量评估模块(34)、电子门锁(35)、提醒模块(36)和打印模块(37);
所述人脸质量评估模块(34)与活体检测模块(38)连接,活体检测模块(38)再与人脸提取模块(39)连接;
所述的门锁的两侧分别开设滑槽(12),门锁的外部活动安装锁盖(13),锁盖(13)的底面和背面均开口,锁盖(13)的内壁两侧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滑块(14),滑块(14)能够分别同时位于沿对应的滑槽(12)且能沿之滑动;所述指纹按压片(16)四周设置有突出沿(27);
所述的门锁前面固定安装数个补光灯,补光灯均匀分布于人脸识别装置周围,门锁的前面固定安装感应装置,补光灯分别同时与感应装置、人脸识别装置电路连接;所述指纹按压片(16)上端设置有小风扇(25);
所述的锁盖(13)的两侧分别开设防滑纹;所述的补光灯为LED灯;
所述突出沿(27)右侧设置有导槽(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12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锁离合器模组
- 下一篇:锁舌调节结构及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