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7727.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良;孙永;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良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强层 桥面 下表面 支撑柱 引水槽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铺装结构 碳纤维布 上表面 外壁 桥梁 雨水收集功能 车辆行驶 节能环保 引导功能 牢固性 引流管 车流 排水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包括桥面底座,所述桥面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的一侧,所述桥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水槽,所述补强层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水槽,所述第一引水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本实用新型可以让桥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耐用,牢固性高,并且具备车流分离和夜间辅助引导功能,保障夜间车辆行驶的安全,并且同时具备良好的排水以及雨水收集功能,功能多样,节能环保,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铺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式公路桥梁中,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具有建筑高度较低、预制方便、用材经济等特点,是中小跨径桥梁中最常用桥型之一。目前,国内在役空心板桥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提升承载力或进行加固维修,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不把已建桥梁视为国家的宝贵财富,竞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世界范围内,桥梁维修、养护、加固的技术己成为交通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不过目前桥梁的铺装过程中,仍然存在牢固性不佳、功能性单一等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可以让桥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耐用,牢固性高,并且具备车流分离和夜间辅助引导功能,保障夜间车辆行驶的安全,并且同时具备良好的排水以及雨水收集功能,功能多样,节能环保,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包括桥面底座,所述桥面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的一侧,所述桥面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水槽,所述补强层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水槽,所述第一引水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雨水收集箱,所述第二引水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雨水收集箱,所述补强层的底部设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沥青层,所述补强层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离墩,所述沥青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且第一引导条位于隔离墩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条位于隔离墩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引导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荧光灯管,所述第二引导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荧光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贯穿碳纤维布并与桥面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柱和桥面底座的夹角为九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贯穿碳纤维布并与桥面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撑柱和桥面底座的夹角为九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离墩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缓冲垫,且防撞缓冲垫为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的形状均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雨水收集箱和第二雨水收集箱的形状均呈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引水槽、第二引水槽、隔离墩、第一引导条和第二引导条之间均相互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的桥梁铺装结构,通过设置的碳纤维布、补强层、隔离墩、第一引导条、第二引导条、第一荧光灯管和第二荧光灯管,可以让桥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耐用,牢固性高,并且具备车流分离和夜间辅助引导功能,保障夜间车辆行驶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良,未经刘金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7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墩水下加固施工围挡
- 下一篇:一种桥梁工程顶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