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取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87276.1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旭;廖泓斌;韩雪东;黄月林;陈勇;任敏;陈闪毅;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开口 取暖器 蓄热 蓄热体 本实用新型 前盖 敞开状态 外露 可拆卸 可抽拉 掉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取暖器,蓄热取暖器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外壳(10)、放置在外壳(10)内的多个蓄热体(20)、设置在前侧开口处的面板(30)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10)上的前盖(40),面板(30)位于前盖(40)的内侧,面板(30)可抽拉地设置在前侧开口处,面板(30)具有打开部分前侧开口的部分敞开状态,以使与前侧开口的打开部分对应的蓄热体(20)外露。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其余的蓄热体掉落的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蓄热式电暖器是北方煤改电中常用的一种取暖设备,其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使用低价电能进行发热并将热量储存起来,白天电网高峰时段,通过释放夜间储存的热量来进行取暖,而不需要接入电网,从而达到降低取暖费用和平衡电网负载的目的。
由于蓄热式电暖器是通过多块镁铁合成砖进行储存热量的,整机重量极重,且是立式安装方式,售后维修中拆开内面板时可能会使砖块掉落,造成维修人员人身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将电暖器平放后才可方便拆解,由于蓄热式电暖器的重量重,平放过程也容易造成维修人员安全问题。因此,现急需一种可提高安全性及方便售后维修工作的取暖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取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维修时拆开内面板可能会使砖块掉落造成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取暖器,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外壳、放置在外壳内的多个蓄热体、设置在前侧开口处的面板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上的前盖,面板位于前盖的内侧,面板可抽拉地设置在前侧开口处,面板具有打开部分前侧开口的部分敞开状态,以使与前侧开口的打开部分对应的蓄热体外露。
进一步地,面板沿水平方向可抽拉移动。
进一步地,面板的顶部设有多个上挂耳,外壳上设有与多个上挂耳一一对应的上挂孔,面板处于部分敞开状态时,与前侧开口的封闭部分对应的上挂耳对应挂设在与前侧开口的封闭部分对应的上挂孔中。
进一步地,面板的底部设有多个下挂耳,外壳上设有与多个下挂耳一一对应的下挂孔,面板处于部分敞开状态时,与前侧开口的封闭部分对应的下挂耳对应挂设在与前侧开口的封闭部分对应的下挂孔中。
进一步地,上挂耳和下挂耳均呈L形,上挂孔和下挂孔均为矩形孔。
进一步地,下挂耳和下挂孔均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上挂耳和上挂孔均设有三个。
进一步地,面板具有完全封闭前侧开口的完全封闭状态,面板固定在外壳上。
进一步地,面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孔,外壳上设有与多个固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紧固件穿过固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蓄热体形成多行多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维修时,将前盖拆卸下来,将面板沿抽拉方向往一侧移动,打开部分前侧开口,这时与前侧开口的打开部分对应的蓄热体露出来并将其拆卸下来,其余的蓄热体还位于面板的内侧,面板起到固定其余的蓄热体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其余的蓄热体掉落的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再继续往一侧移动面板,使得部分蓄热体露出来并将其拆卸下来,继续移动面板,直至所有的蓄热体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热取暖器的去掉前盖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7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