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85993.0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刘利利;张波涛;郭远臣;周廷强;孙岩;胡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腔 风阀 脱附 除湿 除湿设备 进气风阀 出气 出气管 进气管 湿度传感器 控制模块 脱附通道 吸附单元 本实用新型 真空泵连接 电性连接 内部设置 脱水过程 出气端 进气端 真空泵 内置 连通 能耗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设备,涉及除湿设备领域,主要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除湿通道、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所述吸附腔内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阀、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吸附腔、真空泵、脱附通道,脱附风阀,所述脱附通道一端与吸附腔连接,内部设置脱附风阀,一端与真空泵连接,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通过真空脱附,以实现更低的能耗,脱水过程更加健康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设备,主要涉及除湿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调节系统中,新风除湿技术主要有冷却除湿,盐溶液除湿,转轮除湿等。对于冷却除湿系统,由于利用的是高品质的低温冷源,因而系统能耗高,不节能。对于盐溶液除湿系统,经过除湿后,新风中难免会混入一些盐溶液中的盐离子,影响人体健康。对于转轮除湿系统,转轮吸附的水蒸气需要通过外部热源加热脱附,系统复杂,投资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湿设备,能够实现更低的能耗,脱水过程更加健康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除湿通道、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阀、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如下:
在除湿设备运行过程中,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打开,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用于传输气流和控制气流的流通;在除湿通道内流过的含湿量较高的空气,空气内的水蒸气被吸附腔内的除湿介质吸收,从吸附腔流出的气体为含湿量较低的空气,然后从出气管排出。在出气管内设有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对流出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气管内的空气湿度高于预定值,则说明吸附腔内除湿介质水分吸收达到饱和。同时打开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脱附,使除湿介质内的水分分离,分离水后的除湿介质可以重新进行除湿、脱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案通过除湿介质对经过除湿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在除湿介质的水分达到饱和时对其中的水分进行脱附,脱附后的除湿介质又可以重新进行除湿,以此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在出气管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可以自动对其中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除湿介质吸水达到饱和后,关闭此吸附单元。同时通过控制模块开启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脱附。全过程不仅实现了对空气除湿介质的脱附,而且实现了空气不间断除湿,能够显著提高装置的利用率,能耗低,节能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吸附腔、真空泵、脱附通道和脱附风阀;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脱附通道连通至所述吸附腔,所述脱附风阀设置于所述脱附通道内,并且所述脱附风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气管内的湿度高于预定值的时候,通过控制模块关闭此除湿通道上的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自动打开与此除湿通道吸附腔相连的脱附风阀和启动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对吸附腔内抽气。在真空泵对吸附腔抽气过程中,腔体压力不断降低水的沸点将不断降低,除湿介质上的水分更加容易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伴随着真空泵被排出,以此实现对除湿介质脱附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气风阀的下游,便于对经过除湿介质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检测,避免含湿量较高的空气进入空气调节区域,同时避免在脱附时抽真空对湿度传感器造成影响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5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空调外机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回环式的脉动热管降温除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