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置车用空调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2110.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6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萍;杨涛;黄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壳 车用空调 顶置 装配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结构梁 一体成型结构 纯电动车辆 大型换热器 电动压缩机 分体式结构 机场摆渡车 承重能力 大型车辆 底壳总成 换热芯体 设置结构 公交车 换热量 可装配 冷凝器 旅游车 压缩机 蒸发器 品牌 起吊 转运 空调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顶置车用空调底壳。该顶置车用空调底壳包括第一底壳、第二底壳和结构梁,第一底壳用于装配蒸发器和压缩机,第二底壳用于装配冷凝器,第二底壳与第一底壳可拆卸连接,结构梁贯穿设置在第一底壳的底部和第二底壳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拆卸连接的底壳总成,相较于一体成型结构,分体式结构可有效增大底壳的面积,从而适用更大型车辆,可以满足空调的起吊、转运、安装及大型换热器的装配。底壳的底部通过设置结构梁,可有效提高底壳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底壳的承重能力,壳体内可装配更大的换热芯体及多种品牌的电动压缩机,从而满足10m‑14m公交车、旅游车、机场摆渡车等纯电动车辆的换热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置车用空调底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客车多配置顶置式空调,顶置式空调采用LF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Long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模压底壳,其均为一体式结构。而由于生产设备的限制,大型模压设备(5000吨)只能模压小于4平米投影面积的结构件,对于超过此面积的结构件无法成型,因此面积较大的空调底壳不能模压成型,也就无法装配体积更大的空调组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空调,重量约在250kg-400kg,对空调底壳的承重要求较高,现有的一体式LFT底壳强度欠佳,无法承受该重量。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顶置车用空调底壳,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体式LFT底壳面积小、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置车用空调底壳,该顶置车用空调底壳面积大、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置车用空调底壳,包括:
第一底壳,用于装配蒸发器和压缩机;
第二底壳,用于装配冷凝器,所述第二底壳与所述第一底壳可拆卸连接;
结构梁,其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壳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底壳的底部。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第二底壳拼接。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壳和所述第二底壳的其中一个设置有连接凹槽,另一个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连接凸块拼接配合。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凹槽为梯形凹槽,所述连接凸块为梯形凸块,所述梯形凹槽与所述梯形凸块相贴合。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连接凸块的拼接处设置有第一紧固件。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结构梁包括两根,沿所述空调底壳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底壳的相对两边缘。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壳的边缘底部和所述第二底壳的边缘底部均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安装所述结构梁。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结构梁呈U型,包括底部和两个侧部,所述底部固定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底。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结构梁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向下,所述第二紧固件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所述结构梁和所述空调底壳。
作为上述顶置车用空调底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结构梁由铝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2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