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器用翻转式安全防护栏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81407.5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宇;朱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6/42;E01F13/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胜飞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矩形框架 安全防护栏 电动汽车 驱动机构 无线充电 翻转式 无线充电发射器 边框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边框铰接 工作效率 卧式布置 控制器 发射 铰接边 护栏 转动 防护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设置,具体说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器用翻转式安全防护栏。它的特点是包括卧式布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个边框上均有挡板,挡板的一边均与对应的边框铰接在一起,矩形框架上有用于驱动挡板沿铰接边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使用该护栏的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工作效率较高,可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设置,具体说是用于防止异物进入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器中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器用翻转式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大类。无线充电、即非接触充电,原理为在地面上安装无线充电发射器,在汽车底部安装接收板。需要充电时,将汽车停到无线充电发射器上方,使得接收板与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位置对应,利用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出电磁波,接收板接收电磁波转换电流而充电。无线充电方式因为使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目前,电动汽车在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四周与接收板间呈敞开状。为了保证安全,汽车在无线充电时,一旦有异物进入到无线充电发射器与接收板间,无线充电发射器的电源会自动停止,直至除去异物才会继续启动。因而,电动汽车在无线充电时,易被异物干扰,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儿童在玩耍,其身体可能会从敞口处伸入、触摸到无线充电发射器或接收板,导致儿童受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器用翻转式安全防护栏,使用该护栏的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工作效率较高,可避免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器用翻转式安全防护栏的特点是包括卧式布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四个边框上均有挡板,挡板的一边均与对应的边框铰接在一起,矩形框架上有用于驱动挡板沿铰接边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主动轴,第一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主动轴位于矩形框架的一个边框上,与该边框相邻的一个边框上有第一从动轴、另一个边框上有第二从动轴,远离第一主动轴的那个边框上有第三从动轴,第一主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三从动轴均与矩形框架间呈转动状配合,第一主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三从动轴均与对应的挡板相连。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与第一主动轴相连,第一主动轴与第一从动轴、第一从动轴与第三从动轴、第一主动轴与第二从动轴间均通过扇形齿轮或涡轮呈联动配合,使得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带动第一主动轴转动时,挡板沿对应边框转动。
所述挡板均为外翻挡板,在未使用状态下,挡板均水平布置在矩形框架外。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二主动轴和第三主动轴,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轴位于矩形框架的一个边框上,与该边框相邻的一个边框上有第四从动轴、另一个边框上有第五从动轴,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与第二主动轴相连,第二主动轴与第四从动轴和第五从动轴间均通过扇形齿轮或涡轮呈联动配合。所述第三主动轴位于第四从动轴下方的边框上,与该边框相邻的一个边框上有第六从动轴、另一个边框上有第七从动轴,第三电机通过第三减速机与第三主动轴相连,第三主动轴与第六从动轴和第七从动轴间均通过扇形齿轮或涡轮呈联动配合;所述第四从动轴、第五从动轴、第六从动轴和第七从动轴均与矩形框架间呈转动状配合,第四从动轴、第五从动轴、第六从动轴和第七从动轴均与对应的挡板相连,使得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主动轴和第三主动轴转动时,挡板均沿对应边框转动。
所述挡板均为内翻挡板。所述第四从动轴和第五从动轴的高度高于第六主动轴和第七动轴的高度,在未使用状态下,挡板均水平布置在矩形框架内,且第四从动轴和第五从动轴对应的挡板位于第六主动轴和第七从动轴对应的挡板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1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