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9849.6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清;李佳佳;雷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5021 安徽省黄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出液口 制备装置 沸石膜 过滤箱 搅拌箱 膜循环 输液管 外壁 捕获 溶剂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水热合成 储液腔 分液管 分液罐 制备技术领域 离子色谱仪 底部连通 循环利用 溶剂 底端 腔内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包括沸石膜水热合成箱,所述沸石膜水热合成箱右侧的外壁的底端通过第一出液口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外壁的右侧设置有溶剂循环装置,所述溶剂循环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搅拌箱,所述过滤箱腔内的右侧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搅拌箱连通,所述搅拌箱外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出液口连通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连通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的下端连通有分液罐,所述分液罐的底部通过第三出液口连通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远离第三出液口的一端连通有离子色谱仪,本实用新型涉及沸石膜制备技术领域。该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达到了循环利用溶剂的目的,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沸石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沸石膜是一类具有均匀微孔,主要由硅、铝、氧及其它一些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吸附剂或薄膜类物质,其孔径与一般分子大小相当,据其有效孔径来筛分各种流体分子。沸石膜是指那些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天然及人工合成的晶态硅铝酸盐。沸石膜由于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能,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沸石膜的应用已遍及石油化工、环保、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领域。随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沸石膜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现有的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地制备装置每一次制备完成后,剩下的溶剂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溶剂内还残留大量的硅离子、铝离子和钠离子,造成原料的利用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解决了溶剂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包括沸石膜水热合成箱,所述沸石膜水热合成箱右侧的外壁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远离沸石膜水热合成箱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腔内右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上端贯穿过滤箱且连通有第一水泵,所述过滤箱外壁的右侧设置有溶剂循环装置,所述溶剂循环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搅拌箱,所述第一水泵的右端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搅拌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箱外壁的底部中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的下端连通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的上端与储液腔的内部连通,所述分液管的下端连通有分液罐,所述分液罐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出液口的下端连通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远离第三出液口的一端连通有离子色谱仪。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腔内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过滤箱腔内的中部且靠近第一输液管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上下两端均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腔内中部的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上表面中部的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搅拌箱且与电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液管靠近离子色谱仪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水泵,所述离子色谱仪上表面中部的位置开设有样品进液口,所述第二水泵的右端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样品进液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右侧的内壁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上端贯穿搅拌箱且连通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左端通过回流管与沸石膜水热合成箱右侧的上端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O2捕获的FAU沸石膜循环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9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