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9312.X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松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4;B60L5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栾洋洋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接 固态继电器 单片机 电阻 大电流充电电路 小电流充电电路 电动车充电器 电源电路 开关器件 漏电保护 桥式整流电路 输入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 单片机连接 充电电路 充电电压 工作电压 漏电开关 控制端 无接触 无噪音 断开 火花 充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包括漏电开关保护电路、电源电路、单片机、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桥式整流电路、以及第一短接电阻和第二短接电阻,所述电源电路与单片机连接以提供工作电压,单片机分别与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以控制其充电工作或断开,所述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皆采用固态继电器作为开关器件,第一短接电阻、第二短接电阻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连接并通过二者组合短接与否来确定充电电压规格给单片机。充电电路的开关器件采用固态继电器,具有无接触火花,无噪音、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器,特别是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车的电池具有36V,48V,64V,72V等不同的电压规格,对应的就有不同规格的电动车充电器,而电动车充电器的电路板只能专板专用,比如36V要用36V专用继电器和相应元件,48V要用48V专用继电器和相应元件,如果要实现不同的电压参数,就需要增加或减少或改变元件,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不必要的浪费,减小损耗。并且,电动车充电器的充电电路所采用的开关器件是机械式电磁继电器,使用时触点与触头之间容易接触火花,还伴随着啪啪的噪音,使用寿命短暂。此外,传统电动车缺乏漏电保护,经常发生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36V,48V,64V,72V等不同电压规格电池且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包括漏电开关保护电路、电源电路、单片机、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桥式整流电路、以及可拆卸的第一短接电阻和第二短接电阻,漏电开关保护电路设置在市电输出端与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之间,所述电源电路与单片机连接以提供工作电压,单片机分别与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以控制其充电工作或断开,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输出电流给电池的充电端口,所述小电流充电电路、大电流充电电路皆采用固态继电器作为开关器件,第一短接电阻、第二短接电阻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短接电阻、第二短接电阻的连接与否作为充电电压规格的输入信号给单片机。
所述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还包括过充保护电路,该过充保护电路串接在桥式整流电路与电池的充电端口之间,过充保护电路采用固态继电器作为开关器件且其控制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以确保充电端口接入电池后单片机再正常工作。
所述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温度保护控制电路,该温度保护控制电路用于检测当温度高于+80度时控制单片机停止工作。
所述基于固态继电器的漏电保护电动车充电器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LED指示电路,该LED指示电路用于指示充电器的工作状态。
所述漏电开关保护电路包括零序电流互感器、控制器、可控硅、电磁脱扣器,该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在市电进线外且所述电磁脱扣器的触点串接在市电进线,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反馈漏电信号,控制器通过可控硅控制电磁脱扣器的线圈导通与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松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松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9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