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8268.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6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彭灼华;秦杰;王有富;卢荣福;户孟婷;户佐莲;户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资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5/00 | 分类号: | F04B25/00;F04B39/02;F04B39/04;F04B39/1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 代理人: | 邓秋星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接筒 燕尾槽口 刮油环 漏油槽 密封圈组件 气体压缩机 曲轴箱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密封环中部 密封环组件 高效性能 环形阵列 润滑油 压紧环 压缩机 侧壁 刮油 开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压缩机,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曲轴箱,曲轴箱的左右分别连接有第一接筒部件和第二接筒部件,第一接筒部件和第二接筒部件内设有刮油环,刮油环包括压紧环和挡油座,挡油座包括第一挡油座和第二挡油座,第一挡油座和第二挡油座内设有密封圈组件,密封圈组件由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组成,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设有燕尾槽口,漏油槽和开口,燕尾槽口设置在密封环中部,漏油槽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密封圈的侧壁。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在密封环组件设计燕尾槽口以及漏油槽的设计,使得刮油环本体在刮油后,润滑油的流畅回流,保证了压缩机在使用时的高效性能,效果显著,便于推广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压缩机在进行制备时,填料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零部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活塞杆在填料函内往复推压来进行压缩机内气体压力变化,由于活塞杆在进行活动时,必须经过相应的润滑,因此在实际的压缩机中,会涉及到润滑油的使用,而由于润滑油在实际的使用中,在进行往复运动时,会顺着相应的活塞杆带出,造成污染的同时,还会造成实际的润滑油流失过快,因此必须使用相应的刮油机构,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刮油机构设计并不合理,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体压缩机,其结构简单,刮油效果好,大大降低润滑油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体压缩机,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曲轴箱,所述曲轴箱的左右分别连接有第一接筒部件和第二接筒部件,所述第一接筒部件和第二接筒部件分别连接有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二支架支撑,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三支架支撑,所述曲轴箱内设有曲轴连杆机构,所述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曲轴、大头瓦、连杆和小头瓦,所述小头瓦和一十字头铰接,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所述十字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筒部件和第二接筒部件内设有刮油环,所述刮油环包括压紧环和挡油座,所述挡油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压紧环上,所述压紧环内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一回油孔,所述挡油座包括第一挡油座和第二挡油座,所述第一挡油座和第二挡油座设有一开口,该第一挡油座和第二挡油座内设有密封圈组件、紧固弹簧和锁紧件,所述密封圈组件由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组成,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通过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设有燕尾槽口,漏油槽和开口,所述燕尾槽口设置在密封环中部,所述漏油槽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圈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机中,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设有气阀,所述气阀包括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进气阀上设有卸荷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机中,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呈环形阵列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机中,所述第一气缸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气缸的容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在密封环组件设计燕尾槽口以及漏油槽的设计,使得刮油环本体在刮油后,润滑油的流畅回流,保证了压缩机在使用时的高效性能,效果显著,便于推广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刮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资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资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8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