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锌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7811.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5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谭剑荣;杨久辉;陈闯;陈启旺;李宇平;胡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贺江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12 | 分类号: | H01C7/112;H01C1/08;H01C1/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260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筒 多孔金属片 氧化锌阀片 氧化锌避雷器 顶盖 底盖 本实用新型 交错层叠 膨胀空隙 伞状裙边 崩解 受力 外壁 外周 相等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化锌避雷器,包括顶盖、绝缘筒、氧化锌阀片、多孔金属片和底盖,所述氧化锌阀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孔金属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氧化锌阀片和多个所述多孔金属片交错层叠设置于所述绝缘筒的内部,所述氧化锌阀片的外径与所述绝缘筒的内径相等,所述多孔金属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筒的内径,在所述多孔金属片的外周和所述绝缘筒之间形成了膨胀空隙,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分别位于所述绝缘筒的两端以封闭所述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伞状裙边。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氧化锌避雷器长期工作过程中氧化锌阀片相互受力造成内部崩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锌避雷器。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损坏电气设备的一种防雷装置。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避雷器间隙不会被击穿,流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数值很小。当雷电波来袭时,避雷器间隙很快就会被击穿,对地放电,限制被保护设备的过电压数值,起到保护设备作用。
在10千伏电压等级电网中,氧化锌避雷器应用广泛。其不仅具有优秀的非线性伏安特性,而且造价低、无间隙、无续流、通流能力大、性能稳定。但是也时有发生击穿和爆炸等事故。
其中,氧化锌避雷器被击穿爆炸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内部的氧化锌阀片老化,阀片老化一般产生于运行过程中,氧化锌避雷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两端电压的不稳定性,在受到高电压的情况下会使氧化锌阀片产生高温,氧化锌受热膨胀,导致氧化锌阀片之间受力相互挤压,进而导致氧化锌阀片中出现细小裂缝,最终在受到闪电冲击时由外力造成内部的崩裂,造成击穿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化锌避雷器,以解决现有氧化锌避雷器长期工作过程中氧化锌阀片相互受力造成内部崩解的问题,该氧化锌避雷器能够有效对氧化锌阀片在高电压的作用下的形变进行缓冲,延缓老化,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化锌避雷器,包括顶盖、绝缘筒、氧化锌阀片、多孔金属片和底盖,所述氧化锌阀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孔金属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氧化锌阀片和多个所述多孔金属片交错层叠设置于所述绝缘筒的内部,所述氧化锌阀片的外径与所述绝缘筒的内径相等,所述多孔金属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筒的内径,在所述多孔金属片的外周和所述绝缘筒之间形成了膨胀空隙,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分别位于所述绝缘筒的两端以封闭所述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伞状裙边,所述顶盖背离所述绝缘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连接柱,所述底盖背离所述绝缘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连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金属片为泡沫铜片。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筒为硫化硅橡胶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连接柱与所述顶盖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柱与所述底盖为螺纹连接。
本氧化锌避雷器在多个氧化锌阀片之间设置了多个多孔金属片,一方面,所述多孔金属片起到电导体的作用,能够在不同的氧化锌阀片之间形成电流导通,本身设置不会对氧化锌阀片的作用功能产生影响,且所述多孔金属片具有较好的导热能力,起到热传导作用,避免氧化锌阀片之间的受热不均;另一方面,所述多孔金属片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氧化锌阀片受热膨胀时,两侧的氧化锌阀片对中间的多孔金属片进行挤压,所述多孔金属片产生形变以形成缓冲作用,避免不同氧化锌阀片之间的硬性接触,从而降低氧化锌阀片受到的冲击,避免氧化锌阀片内部裂纹的出现,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贺江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贺江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7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阻燃效果的电极电子元件
- 下一篇:一种抗老化的通信设备用安全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