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通用振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5065.6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宗南;李汉林;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转接 支撑梁 转接板 吊装 振动工装 本实用新型 第二支撑梁 第一支撑梁 垂直分布 振动实验 通用 固定放置 横向分布 螺栓固定 依次设置 纵向分布 有效地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通用振动工装,包括两个纵向分布且相互间隔的转接板;两个转接板之间的位置用于固定放置需要进行振动实验的电池包;两个转接板的顶部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垂直分布的第一支撑梁;两根第一支撑梁的顶部与横向分布的第一吊装转接梁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转接板还分别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多根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吊装转接梁;第三支撑梁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吊装转接梁;第四支撑梁的顶部连接有第四吊装转接梁。本实用新型结构公开的电池包通用振动工装,设计科学,可有效地对多种尺寸的电池包进行振动固定,适应性强,应用于多种尺寸的电池包的振动实验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振动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通用振动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掌握锂电池包的抗振性能,需要对锂电池包进行国标强检振动实验,这时候,都会用到振动工装,且要求锂电池包在振动工装上的安装方式与整车安装方式类似,例如现有的振动工装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振动工装,能够将锂电池包安装到外部振动台的台面上,然后进行振动实验。
对于现有的振动工装,其结构单一,只能针对一种固定尺寸的电池包进行固定,适应性差,一般在国标强检振动实验通过后便不再使用,显著增加了电池包的振动实验成本。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振动工装,其可以有效地对多种尺寸的电池包进行振动固定,适应性强,可以应用于多种尺寸的电池包的振动实验中,能够显著降低电池包的振动实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通用振动工装,其结构设计科学,可以有效地对多种尺寸的电池包进行振动固定,适应性强,可以应用于多种尺寸的电池包的振动实验中,能够显著降低电池包的振动实验成本,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通用振动工装,包括两个纵向分布且相互间隔的转接板;
两个转接板之间的位置用于固定放置需要进行振动实验的电池包;
所述两个转接板的顶部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根垂直分布的第一支撑梁;
两根第一支撑梁的顶部与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吊装转接梁的左右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转接板还分别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多根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
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装转接梁;
所述第三支撑梁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吊装转接梁;
所述第四支撑梁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四吊装转接梁。
其中,所述电池包的横向四周边缘具有向外突出的多个吊耳;
多个吊耳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装转接梁、第二吊装转接梁、第三吊装转接梁和第四吊装转接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电池包的横向宽度与所述两个转接板的横向间隔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两个转接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部振动台的振动台台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分别通过嵌入在沉头孔内的螺栓与转接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的高度,分别与所述电池包对应位置的高度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还通过一根斜梁与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斜梁和第一支撑梁为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5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测振支架总成
- 下一篇:振动检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