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大孔树脂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74713.6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叶志平;张幼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浙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B01D53/14;B01D53/18;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大孔树脂吸附 挥发性有机物 冷凝回收装置 大孔树脂层 大孔树脂 气体吸附 吸附组件 循环模块 并联式 多层式 分液 滤网 水蒸气 沸石分子筛 干式过滤器 气液分流器 液液分离器 活性炭 第二格栅 第一格栅 冷凝效率 提供装置 吸附饱和 吸附容量 储液罐 冷凝器 喷淋头 吸附剂 叠置 罐体 吸附 捕捉 再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大孔树脂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回收装置。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作为VOCs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较小,易吸附饱和,再生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气体吸附模块、分液循环模块和水蒸气提供装置。气体吸附模块包括捕捉塔、干式过滤器和并联式大孔树脂吸附罐。并联式大孔树脂吸附罐包括罐体、喷淋头和多层式吸附组件。多层式吸附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第一格栅、第一分离滤网、第一大孔树脂层、第二格栅、第二大孔树脂层、第二分离滤网、烁石层。分液循环模块包括冷凝器、气液分流器、液液分离器和储液罐。本实用新型吸附冷凝效率高,适应性强,能够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行业废气处理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孔树脂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具有以下两种特点:一是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气排放,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与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和工序工况条件有关,种类多且性质差异较大,这种排放有组织性,排放量可以估算。二是通过其他环节挥发产生,产生的VOCS由于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反应活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发生转化,该类形式产生的VOCs的排放量无法准确估计,产生源的分析也存在困难。当下对VOCS的治理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回收技术,另一类是降解技术。回收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首先将化工企业中产生的VOCs进行吸收、过滤和分离,其次进行提纯等处理,最后展开资源化循环利用,传统的回收技术包括:吸收技术、吸附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降解技术则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将VOCs转化为其他无毒无害物质排出,达到减排的目的。传统的降解技术主要指燃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包括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生物技术和光催化等技术。
针对化工VCOs浓度高,风量小的特点,吸附冷凝回收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VOCs排放浓度,同时还能实现原材料循环利用。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作为普遍使用的VOCs吸附剂,存在孔径较小(<2nm)、比表面积相对较小,耐温性低(活性炭不能超过130℃以上),强吸湿性等特点,导致其在工业应用中吸附容量较小,易吸附饱和,再生困难(其脱附温度一般要在250℃以上)和对大分子吸附具有局限性等。因此,吸附树脂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由于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化学结构和孔结构可调、容易脱附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于去除水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孔树脂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体吸附模块、分液循环模块和水蒸气提供装置。所述的气体吸附模块包括捕捉塔、干式过滤器和并联式大孔树脂吸附罐。所述的并联式大孔树脂吸附罐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捕捉塔的出风口与干式过滤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干式过滤器的出风口与第一引风机的进风口连接。第一引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电磁通断阀的进气口连通。第一电磁通断阀的出气口与第二电磁通断阀及第三电磁通断阀的进气口连通。第二电磁通断阀、第三电磁通断阀的出气口与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进气口分别连接。
所述的分液循环模块包括冷凝器、气液分流器、液液分离器和储液罐。冷凝器的输入口与第一吸附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第六电磁通断阀连接,与第二吸附罐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七电磁通断阀连接。冷凝器的输出口与气液分流器的输入口连接。气液分流器的液体输出口与液液分离器的进液口连接,气体输出口与第八电磁通断阀的进气口连接。第八电磁通断阀的出气口与第九电磁通断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九电磁通断阀的出气口与第二电磁通断阀及第三电磁通断阀的进气口连接。液液分离器的第二出液口与储液罐连接。液液分离器的第一出液口与储液罐连接。液液分离器上的气体出口与第九电磁通断阀的进气口通过第十电磁通断阀连接。
所述的水蒸气提供装置的水蒸气出口与第一吸附罐通过第十二电磁通断阀连接,与第二吸附罐通过第十三电磁通断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浙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浙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静电光解油烟净化器
- 下一篇:可除杂的冷凝装置及具有其的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