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钻杆箱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74482.9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丛佩超;张欣;李健;赵世峰;高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箱 履带式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 步进电机 管理系统 下钻杆 防爆 井下 动力来源 煤炭生产 体积小 拆卸 打钻 钻杆 替换 运送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钻杆箱管理系统,由钻杆箱1、履带式行走机构2、防爆步进电机3构成,钻杆箱1固定安装在履带式行走机构2上,防爆步进电机3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其固定安装在钻杆箱1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巧,体积小,易于拆卸、安装、维修、替换,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真正实现了无人化,彻底提高了井下上、下钻杆的效率,提高了打钻效率,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对于革新井下运送钻杆,人工上、下钻杆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钻杆箱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夹紧机构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加持不牢固,人工操作不便,以及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风险性等诸多问题,极大地解放了双手,降低了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目前市场上流动的各种类型的夹紧机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但体积较大,自成一体,而且拆卸装修极为不便,特别是目前井下各种钻机钻孔、打眼的过程中人工上、下钻杆费时费力,平均拆装一根钻杆耗时10分钟以上,与此同时当在一个工作地点打钻结束后进行转场时,由于钻杆数量较多(500根),重量较大对于人工搬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上述所有弊端对于井下高效的工作效率来说是一个软肋。而且在井下人工拆卸钻杆安全隐患较大,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所以说井下钻机上、下钻杆的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呼之欲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钻杆箱管理系统,其主要依靠链轮链条带动钻杆,并于分层处有旋转轴帮助钻杆运输。此过程避免了人工拿放、搬运等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钻杆箱管理系统,由钻杆箱、履带式行走机构、防爆步进电机构成,钻杆箱固定安装在履带式行走机构上,防爆步进电机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其固定安装在钻杆箱的一侧;钻杆箱右下方有钻杆入口,左上方有钻杆出口,钻杆出口处固定安装有出口平台、出口导轨槽,钻杆入口处固定安装有入口平台,入口、出口平台焊接在箱体壁上,与链条上的挡板持平,出口导轨槽左边嵌入并焊接在箱体壁上,出口导轨槽右侧为一有倾斜坡度的滑道,该滑道左低右高,深入到钻杆下部;钻杆箱内部有两套双排链,两套双排链多层布置,并行排列,钻杆放置在每层双排链上,具体为放置在每层双排链的链轮层支架上,链轮层支架靠链轮轴支撑板支撑,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钻杆箱两侧的箱体壁上,链轮层支架上配合有链条,链条为特制链条,其上具有挡板结构可以对钻杆进行限位;钻杆箱内顶角处安装有运动链轮,具体安装在链轮层支架上,对链轮层支架起支撑、转动、动力传递作用;旋转轴垂直安装在每层链轮层支架的两端上,位于钻杆箱内下部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减速器与防爆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旋转轴两端安装有限位挡板;链轮层支架两端安装有旋转轮,其分别与左侧U型板、右侧U型板配合使用使钻杆可以运输到上层或者下层;左侧U型板、右侧U型板固定安装在钻杆箱两侧的箱体壁上起导向和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出口平台为楔形平台,出口导轨槽为楔形钻杆轨道槽,便于钻杆从钻杆箱内被取出。
优选地,所述的入口平台为楔形平台,便于钻杆被输送到钻杆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巧,体积小,易于拆卸、安装、维修、替换,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真正实现了无人化,彻底提高了井下上、下钻杆的效率,提高了打钻效率,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对于革新井下运送钻杆,人工上、下钻杆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钻杆箱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去掉侧面的箱体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钻杆箱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修井排管设备悬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作业井口用的可升降油管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