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品安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2601.7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4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欢;朱建国;陈卫涛;李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永邦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板 控制器 安全栅 测漏 触摸显示屏 接口电路 储油罐 油品 安全监测系统 液位测量模块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电源模块 传感器 信号输出端 液体渗漏 连接液 液位仪 夹层 液位 供电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品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测漏模块、液位测量模块、控制器、触摸显示屏和电源模块;测漏模块包括第一转接板、第一安全栅和测漏传感器;液位测量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电路、第二转接板、第二安全栅和液位仪;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转接板、第一安全栅连接测漏传感器,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接口电路、第二转接板、第二安全栅连接液位仪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与触摸显示屏相连接;电源模块为所述的第一接口电路、第一转接板、第二转接板、控制器和触摸显示屏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监测储油罐中油品的液位高度以及储油罐夹层中是否出现液体渗漏,且安全性能高,满足储油罐中的安全性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品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油品的管理和安全性在油品的经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常用的监测系统功能单一,通常情况下,通过监测储油罐中油品的液位高度,及时掌握油罐中的储油量,或通过监测油罐夹层中是否出现液体渗漏,及时发现储油罐有无液体渗漏,防止因储油罐测漏检测不及时导致的油品污染环境和经济损失。
储油罐中对防爆安全性能要求很高,若电源等非安全模块中的能量流入储油罐及储油罐夹层中的安全模块,可能会引用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而现有的监测系统安全性能低,不能满足储油罐中的安全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品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同时监测储油罐中油品的液位高度以及储油罐夹层中是否出现液体渗漏,且安全性能高,满足储油罐中的安全性能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品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用于储油罐测漏检测的测漏模块、用于检测输油罐中油品高度的液位测量模块、控制器、用于显示数据及操作控制器的触摸显示屏和电源模块;
所述的测漏模块包括第一转接板、第一安全栅和测漏传感器;所述的液位测量模块包括第一接口电路、第二转接板、第二安全栅和液位仪;所述的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转接板、第一安全栅连接测漏传感器,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接口电路、第二转接板、第二安全栅连接液位仪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与触摸显示屏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为所述的第一接口电路、第一转接板、第二转接板、控制器和触摸显示屏供电。
所述的第一安全栅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熔断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转接板的电压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的极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阻串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转接板的电压输出端之间,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极基极均串接第二电阻后接地;
所述的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并联,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并联,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依次串接第一熔断器、第三电阻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测漏传感器。
所述的第二安全栅包括芯片LM2576S-5.0、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感、第四二极管和第六电阻,所述的芯片LM2576S-5.0的2脚连接第一电感的输出端,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转接板的电压输出端,芯片LM2576S-5.0的4脚串接第六电阻和第一电感的输入端,第二电容并联于第六电阻两端,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的正极,第一电感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芯片LM2576S-5.0的1脚连接第一电容的正极,且芯片LM2576S-5.0的1脚连接液位仪;
芯片LM2576S-5.0的3脚、芯片LM2576S-5.0的5脚、第一电容的负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容的负极分别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永邦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永邦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2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监控的电缆感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微耕机研发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