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试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2413.4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勤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勤杨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B08B1/00;B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 对称开设 螺纹套 散热孔 试验箱 物联网 通槽 下端 无线收发模块 电动伸缩杆 连接杆连接 温度传感器 物联网技术 方便调节 内壁两侧 内部螺纹 散热需求 转轴转动 盖板 上端 导热网 调节杆 镂空板 风扇 横板 螺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物联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有导热网,所述镂空板的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无线收发模块、PLC控制器、风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横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不仅能够方便调节箱体的高度便于使用者使用,还能够满足较大的散热需求,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强,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试验箱。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现在的物联网试验用试验箱在使用时需要放置在一定高度的平台上,但是其本身的高度不方便调节,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物联网用试验箱其散热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大功率电路板测试的散热需求,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联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试验箱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联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试验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物联网用便于调节高度的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横板,所述箱体的内腔下部水平设有用于放置试验电路板的镂空板,所述镂空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有导热网,所述导热网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均匀设有散热板,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部外侧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侧设有与导热网配合使用的毛刷,所述镂空板的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无线收发模块、PLC控制器、风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横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球铰铰接有磁性的固定板,且所述安装槽的内腔顶部设有与固定板配合使用的磁体,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有底板,且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板和底板的外侧均设有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箱体的上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包括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壁一侧下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外侧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型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无线收发模块和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ESP 型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风扇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勤杨,未经陈勤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2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供配电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用于电路控制板的防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