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1899.X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军;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印头 连接片 电池连接片 极耳焊接 焊点 夹具 电池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焊接固定 生产效率 传统的 电芯 断裂 替代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包括连接片(1)、极耳(2)和焊印头(3),所述极耳(2)设置于所述连接片(1)上,所述焊印头(3)设置于所述极耳(2)上,所述焊印头(3)的焊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m。先将连接片固定在夹具中,然后通过焊印头使极耳和连接片焊接固定,设计间距宽的焊印头,替代传统的保护片工艺,避免了极耳断裂或脱落,提高了电芯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在加工动力电池时需要将许多单体电池通过连接片进行连接,形成电池组,以满足工作需求。
现有技术中,先将铜、铝连接片放入夹具内,然后在卷芯极耳处放上保护片,最后把焊印头通过超声波固定在一起。然而这种生产工艺存在缺陷,生产出来的极耳容易断裂和脱落,导致生产出来的动力电池质量差,无法满足工业需求。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避免了极耳容易断裂和脱落的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包括连接片、极耳和焊印头,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焊印头设置于所述极耳上,所述焊印头的焊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mm。先将连接片固定在夹具中,然后通过焊印头使极耳和连接片焊接固定,设计间距宽的焊印头,替代传统的保护片工艺,避免了极耳断裂或脱落,提高了电芯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所述极耳和所述焊印头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固定。这种焊接工艺使得连接片、极耳和焊印头之间连接紧密、牢固,且不增加结构的整体厚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达到相同功效的连接工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印头包括第一焊印头和第二焊印头,所述第一焊印头的中两个焊点之间的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焊印头中两个焊点之间的第二间距不同。此处的第一焊印头和第二焊印头可以是相邻的两个焊印头(正极侧和负极侧),或者是相对的两个焊印头(均为正极侧或均为负极侧),也即是说,不同焊印头可设计成不同的间距,只要均满足不小于1mm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焊印头包括多组焊点,所述多组焊点之间以不同间距排列。例如,每一焊印头包括三组按列设置的焊点,第一列焊点与第二列焊点之间相距1mm,第二列焊点与第三列焊点之间相距3mm,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的端部的形状为扇形、半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连接片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印头的形状为扇形、半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焊印头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的材料为铜合金或铝合金。除此之外,连接片还可以是其它材料,使得连接片与极耳之间更加容易连接,且连接更加紧密和牢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印头的材料为铜合金或铝合金。除此之外,焊印头还可以是其它材料,使得焊印头与极耳之间更加容易连接,且连接更加紧密和牢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1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