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污识别器的面部及身份证识别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1465.X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苍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高正方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综合服务区办公楼***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证识别 防污 风口 固连 气泵 面部摄像头 识别器 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 出气方向 机体顶部 验证设备 出风口 出气口 污渍 架设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污识别器的面部及身份证识别一体机,属于验证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机体、身份证识别区、面部摄像头和防污部件,身份证识别区固连在机体前端中部,面部摄像头固连在机体顶部,防污部件架设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方的机体内,其中,防污部件包括气泵和风口,气泵固连在机体内,风口开设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方的机体内,风口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身份证识别区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气泵出风口与风口相通,具有清理身份证识别区上的灰尘和污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验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污识别器的面部及身份证识别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今验证身份证的设施多是露天的,且都安装在平面上,时间较长后,会在身份证识别区的表面上积攒灰尘和污渍,当被测人员在进行验证时,容易使身份证上也沾染污渍和灰尘,后续还得对身份证进行清洁,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污识别器的面部及身份证识别一体机,其具有清理身份证识别区上的灰尘和污渍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防污识别器的面部及身份证识别一体机,包括机体、身份证识别区、面部摄像头和防污部件,身份证识别区固连在机体前端中部,面部摄像头固连在机体顶部,防污部件架设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方的机体内,其中,防污部件包括气泵和风口,气泵固连在机体内,风口开设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方的机体内,风口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身份证识别区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气泵出风口与风口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身份证识别区进行验证时,启动气泵,将高压气体通入风口内,风口将气体导向身份证识别区,利用高压气体将身份证识别区上的灰尘和污渍吹走,保证身份证识别区表面洁净,防止在使用时污染身份证,且防污部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清洁效果好。
进一步的,机体前端中部开设有导流面,导流面角度为60°,身份证识别区固连在导流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面可使部分灰尘和污渍随重力流出身份证识别区外,减轻防污部件的清洁压力,提高身份证识别区表面的洁净度。
进一步的,导流面上架设有检测器,检测器包括架体和雷达发射器,架体固连在远离身份证识别区一侧,若干个雷达发射器固连在架体上,雷达发射器朝向身份证识别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被测人员在身份证识别区上放置身份证时,雷达发射器发射的信号被阻挡回来,此时控制气泵停止工作,避免风力将身份证吹走,同时避免高压风力吹到人手对人手造成不适。
进一步的,面部摄像头末端固连有凸镜,凸镜为凸面透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大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保证能将被测人员的面部图像完全映入摄像头内。
进一步的,面部摄像头位于凸镜四周开设有喇叭状的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槽表面倾斜,即使有灰尘落入,也会随重力流出镜头外,防止外界灰尘积压在镜头处影响镜头的视角。
进一步的,机体前端位于身份证识别区上方开设有斜面,斜面上固连有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显示屏放置在斜面上便于被测人员观察验证状况,避免因显示屏竖直而需要低头观察带来的不适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带有气泵的防污部件,利用气压将身份证识别区上的污渍和灰尘吹走,无需额外清洁方式,十分方便;
2、通过设置导流面,使灰尘和污渍自动流出身份证识别区外,使防污部件更易清洁,提高清洁效果;
3、通过设置检测器,在验证身份证时使气泵自动停止,避免将身份证吹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苍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苍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1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