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半轴法兰盘的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0633.3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汤京京;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申铃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19/02;B23B4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莫氏 接杆 联轴器总成 过渡齿轮 下端 半轴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 从动齿轮 钻孔装置 钻头连接 钻床 从动齿轮轴 一次性加工 输出结构 主动齿轮 主轴连接 主轴轴颈 总成连接 过渡轴 上端 多轴 壳体 小孔 钻孔 轴承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半轴法兰盘的钻孔装置,包括主轴、主轴过渡总成和联轴器总成,主轴上端与钻床的主轴连接,主轴轴颈通过轴承与主轴过渡总成连接,主轴下端与联轴器总成连接,联轴器总成上设有多轴输出结构,联轴器总成包括壳体、过渡齿轮、过渡轴、从动齿轮、莫氏1#接杆和莫氏2#接杆,主轴下端通过主动齿轮与过渡齿轮连接,过渡齿轮的数量根据钻孔数量而定,各过渡齿轮分别对应连接一个从动齿轮,各从动齿轮轴分别交替对应连接莫氏1#接杆及莫氏2#接杆,莫氏1#接杆下端与莫氏1#钻头连接,莫氏2#接杆下端与莫氏2#钻头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加工零件的大、小孔,可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半轴法兰盘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中涉及多孔零件的加工方式通常有已下两种:一种是在摇臂钻上钻孔,一次只能钻一个孔,通过钻模保证位置度,该加工方式的缺点是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另一种是利用多轴器钻孔,按国标外径为Φ6-Φ14 mm的锥柄麻花钻使用莫氏1#锥度,外径为Φ14.3-Φ23 mm的锥柄麻花钻使用莫氏2#锥度,由于同一个零件既有大于Φ14 mm的孔也有小于Φ14 mm的孔,需通过多次装夹的方式将多孔加工完,该加工方式的缺点:1、加工效率低,需要多次拆装,成本较高,2、多次装夹,通常利用定位销来定位,由于定位销定位不准确,通常会导致0.07mm左右的定位误差,且产品多孔位置度要求较高,通常在0.15mm左右,很难达到产品图纸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半轴法兰盘的钻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半轴法兰盘的钻孔装置,包括主轴、主轴过渡总成和联轴器总成,主轴上端与钻床的主轴连接,主轴轴颈通过轴承与主轴过渡总成连接,主轴下端与联轴器总成连接,联轴器总成上设有多轴输出结构,所述主轴过渡总成包括上层底板、上层套筒和环套,主轴的轴颈通过轴承与上层底板连接,上层套筒固定在上层底板上,上层套筒通过环套、第二螺钉及第二螺母17固定在钻床上,所述联轴器总成包括壳体、过渡齿轮、过渡轴、从动齿轮、莫氏1#接杆和莫氏2#接杆,所述主轴下端通过主动齿轮与过渡齿轮连接,过渡齿轮与过渡轴通过平键连接,过渡齿轮的数量根据钻孔数量而定,各过渡齿轮分别对应连接一个从动齿轮,各从动齿轮轴分别交替对应连接莫氏1#接杆及莫氏2#接杆,莫氏1#接杆下端与莫氏1#钻头连接,莫氏2#接杆下端与莫氏2#钻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层底板通过第一螺钉与联轴器总成的壳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渡齿轮与过渡轴的末端通过第一螺母及止动垫圈固定,
从动齿轮与莫氏1#接杆、莫氏2#接杆的末端通过第一螺母及止动垫圈固定。
进一步,所述莫氏1#接杆的长度大于莫氏2#接杆的长度,莫氏1#钻头与莫氏2#钻头在同一钻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主轴的轴颈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上层底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渡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壳体内部,从动齿轮轴通过组合轴承安装在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加工零件的大、小孔,相比与现有技术无需二次装夹,可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联轴器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过渡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莫氏1#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申铃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州申铃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0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机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后背箱铰链钻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