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0018.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大庚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14 | 分类号: | B24C3/14;B24C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抛丸装置 抛丸室 抛丸 辊道通过式 传送机构 钢板抛丸 间隔距离 辊道 对称 本实用新型 对称布置 间隔设置 抛丸工序 上下方向 磨损率 抛丸器 有效地 翻身 破裂 承载 穿越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其包括:抛丸室;辊道传送机构,其承载着钢板穿越抛丸室;沿着辊道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抛丸装置,且间隔距离不小于300mm;每组抛丸装置均包括设置于同一横截面的四件抛丸器,其中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的顶部,剩余的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的底部。在钢板的正、反面均设置有两件抛丸装置,且相对于钢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均对称布置。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抛丸工序的钢板翻身工序;另一方面,使得抛丸针对钢板正、反面的作用力相互平衡,能更好的提高抛丸效果。再者,处于钢板同一抛面的抛丸装置之间间隔距离较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抛丸的磨损率及破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表面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板预处理技术领域,钢板抛丸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抛丸过程一般是钢板进入抛丸机中,钢板抛丸机抛出钢丸进行抛丸,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绝大多数抛丸系统采取单面抛丸方式,需在抛丸过程中对钢丸进行翻面,严重影响了抛丸工序效率的提升,且额外增加了翻面工序,增加了人力和设备投入。另一方面,处于提高生产效率考虑,针对同一抛丸面设置多个抛丸装置,在实际抛丸过程中,抛丸相互之间碰撞动能较大,加剧了其自身磨损甚至破裂,影响抛丸的二次回收利用。因而,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在实际喷丸过程中无须对钢板进行翻身,提高生产效率,减低人员和设备投入,另外,其还能降低抛丸自身的磨损率及破裂率,提高二次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该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包括:
抛丸室;
辊道传送机构,其承载着钢板穿越抛丸室;
沿着辊道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抛丸装置,且间隔距离不小于300mm;
每组抛丸装置均包括设置于同一横截面的四件抛丸器,其中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的顶部,剩余的两件左、右对称地设置于抛丸室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辊道通过式钢板抛丸系统,在钢板的正、反面均设置有两件抛丸装置,且相对于钢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均对称布置。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抛丸工序的钢板翻身工序;另一方面,使得抛丸针对钢板正、反面的作用力相互平衡,能更好的提高抛丸效果。再者,处于钢板同一抛面的抛丸装置之间间隔距离较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抛丸自身的磨损率及破裂率,提高了二次回收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辊道传送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同步转动的传送托辊。机架设置有调整钢板相对于抛丸装置相对高度的高度调整装置。
受到存放环境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钢板的正、反面锈蚀程度不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相同的工艺规程进行抛丸,增大了成本投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可以方便地根据钢板正面、反面的实际锈蚀情况调整其相对于抛丸装置的相对高度,从而在保证喷丸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传送托辊包括托辊轴,以及插设于托辊轴两端的轴头,还包括套设于托辊轴外侧壁的耐磨衬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传送托辊设计为分体形式,当其中某一部件受损严重时,仅需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更换,避免了整体更换,降低了成本投入。另外,托辊轴在整个传送托辊中成本最高,且更换困难。在托辊轴的外侧壁增设了耐磨衬套,对托辊轴形成可靠保护,提高了传送托辊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少了对传送托辊的维护时间及人力投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耐磨衬套呈筒状,直径大于托辊轴。当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磨衬套相对于托辊轴自由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大庚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大庚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0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杆抛丸机
- 下一篇:一种工业制造用抛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