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9521.6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红;娄金分;林云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利智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4;B29B7/28;B29B7/22;B29B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郭防 |
地址: | 558206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筒 漏斗 十字形挡板 桶体 原料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 高分子材料 外部 驱动电机 泵体 制备 产品提供 原料通道 进料管 输出轴 分割 孔位 轴承 输出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部桶体,外部桶体的中部设有漏斗和旋转筒,旋转筒通过轴承和漏斗的底部相连,外部桶体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旋转筒相连;漏斗内设有第一十字形挡板,第一十字形挡板将漏斗内部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分漏斗,旋转筒内设有第二十字形挡板,第二十字形挡板将旋转筒内部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原料通道,旋转筒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外部桶体的上方设有四个泵体,泵体的进口连接进料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原材料搅拌均匀,为输出良好的产品提供条件,并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便与普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属于高分子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不是单纯的物理过程,而是决定高分子材料最终结构和性能的重要环节。除胶粘剂、涂料一般无需加工成形而可直接使用外、橡胶、纤维、塑料等通常须用相应的成形方法加工成制品。一般塑料制品常用的成形方法有挤出、注射、压延、吹塑、模压或传递模塑等。橡胶制品有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等成形工序。纤维有纺丝溶体制备、纤维成形和卷绕、后处理、初生纤维的拉伸和热定型等。高分子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均需要将多种原料混合在一起通过加热、熔融等工序制成,目前一般是在制备过程中直接将多种原材料直接投入制造设备中,在熔融后再搅拌;或者在投放前通过人工搅拌,这两种方式均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能够将原材料搅拌均匀,为输出良好的产品提供条件,并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便与普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部桶体,外部桶体的中部设有漏斗和旋转筒,旋转筒通过轴承和漏斗的底部相连,外部桶体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旋转筒相连;漏斗内设有第一十字形挡板,第一十字形挡板将漏斗内部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分漏斗,旋转筒内设有第二十字形挡板,第二十字形挡板将旋转筒内部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原料通道,旋转筒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外部桶体的上方设有四个泵体,泵体的进口连接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和泵体相连,进料管的另一端位于外部桶体的下部,泵体的出口连接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和泵体相连,出料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分漏斗,每个分漏斗的上方设有一个出料管;漏斗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外部桶体的内部;所述进料管由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组成,第一套管和泵体相连,第二套管的一端位于第一套管内;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设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所述伸缩装置电连接。
前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中,所述旋转筒的下端连接刮板,刮板的下部和所述外部桶体的结构相适应。
前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装置中,旋转筒的底部设有锥形导料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原材料搅拌均匀,为输出良好的产品提供条件,并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便与普及。将不同的原材料分别放入四个分漏斗内,分漏斗内的原料进入旋转筒的原料通道,在此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筒转动,所以原材料在重力以及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孔位内脱落在外部桶体内。泵体将外部桶体内的原材料经进料管和出料管再次导入分漏斗,然后继续循环搅拌,直至原料混合均匀为止。距离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套管距离外部桶体底部原料的距离,如果距离过远或者位于原料下方,会影响原料进入第二套管,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能够使第二套管和原料一直处于指定距离,如果距离过大或者过小可以通过伸缩装置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部桶体的俯视图;
图3是旋转筒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利智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利智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9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